2025年6月28日,在北京盛大舉辦的“山止川行 風禾盡起”設計主題沙龍暨2025搜狐無界美學大賞,匯聚了設計界的精英與學者,共同探討AI設計對美學與設計領域的影響與未來趨勢。搜狐公司再次發揮其矩陣內容優勢,攜手搜狐汽車、搜狐家居、搜狐時尚,跨界探索設計與美學的最新發展。
本次沙龍邀請了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博士生導師李彥龍、北京電影學院原副院長孫立軍、MASHAMA品牌創始人馬莎作為嘉賓,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研究生部主任王選政擔任主持人,共同展開了以“AI設計:破立之間”為主題的圓桌討論。
馬莎首先表示,由于嗓子不適,可能聲音會受到影響。王選政則幽默回應,未來AI或許能解決這一問題。隨后,孫立軍分享了他對AI設計的獨到見解。他提到,自己從前年就開始使用AI,并出版了世界首本關于AI繪畫的專著。孫立軍認為,AI大數據揭示了中國審美的缺失,并指出AI在藝術領域的潛力巨大,甚至可能超越人類。他強調,AI的出現對高等教育,特別是設計、藝術類教育帶來了巨大沖擊。
王選政對孫立軍的觀點表示贊同,并指出AI提高了人類的審美力,已成為藝術創作和設計結構的一部分。他隨后邀請李彥龍發表看法。李彥龍認為,AI既會替代部分工具性工作,也會與設計者協作。他強調,AI背后的大數據為設計者提供了龐大的支持,但最終的選擇和決策仍需由人來完成。
馬莎在隨后的發言中談到,AI在時裝設計領域的應用雖然有限,但已展現出巨大潛力。她認為,創意是經驗的總結與翻新,AI的工作方式與設計師相似,都是不斷整合與重組。她指出,AI雖然減少了助理工作,但并未取代設計師的核心作用。
孫立軍進一步討論了AI版權和審美的問題。他提到,在AI時代,版權法需要全新建立,不能簡單套用傳統版權觀念。他強調,人類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在AI環境下尤為重要,否則將淪為二流甚至三流創作者。他還分享了使用AI完成黃冑水磨動畫的經歷,指出AI在風格上可能出現偏差,但整體上提高了效率和質量。
李彥龍則對AI設計的商業性表示樂觀。他認為,用戶并不關心設計是由人還是AI完成,只關心結果是否滿足需求。他提到,AI的發展將推動設計多樣性的增加,而非減少。他強調,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設計將變得更加高效和多樣化。
在討論AI對教育的影響時,孫立軍表示,AI將加速學生在作業實現的過程,提高創作經驗和市場應對能力。他認為,大學教育應培養能夠駕馭產業升級發展的團隊,而非單一的藝術家。李彥龍則指出,教師應與時俱進,將AI手段融入教學,以提高學生的產出水平。
在圓桌討論的尾聲,三位嘉賓對設計的社會角色進行了簡潔而深刻的闡述。李彥龍認為,設計的角色是用更好的辦法、更高效地解決問題。孫立軍則表示,設計在改變人的生活,好的設計能帶來幸福和快樂,AI將使這種幸福和快樂更加多樣化。馬莎強調,設計的任務是為人類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無論AI如何介入,這一核心目標不會改變。
王選政在總結時提到,AI設計的終極目的是傳遞愛,與人類共情,建立情緒價值的同頻共振。他感謝三位嘉賓的精彩分享,并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關于AI設計的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