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再次引領潮流,其備受期待的新車型YU7于近日正式上市,為市場帶來了三款配置豐富的車型,價格區間鎖定在25.35萬元至32.99萬元之間。伴隨新車發布,小米還推出了一系列購車優惠政策,為消費者購車增添更多實惠。
小米YU7自亮相以來便備受矚目,在2025年的汽車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這款車采用了全新的轎跑SUV設計,并非簡單地對SU7進行改造,而是進行了深度優化,超過90%的零部件均經過重新設計。為了滿足年輕人對個性化的追求,小米YU7提供了多達9種車身配色選擇。
作為中大型SUV,小米YU7的尺寸遵循532標準,長寬高分別為4999mm、1996mm、1600mm,軸距更是達到了3000mm,車身線條流暢,寬體設計彰顯出強烈的運動氣息。外觀上,小米YU7采用了造型犀利的鏤空水滴大燈,同級唯一嵌入貫穿式風道,電動內翻門把手在靠近時自動內翻,關門時則自動閉合,光環尾燈設計簡潔立體,極具辨識度。該車還是同級唯一擁有10組貫穿式風道的SUV,擁有19個風口和40處風阻優化,風阻系數低至0.245,顯著提升了車輛的續航能力。
內飾方面,小米YU7同樣令人眼前一亮。除了與SU7 Ultra同款的方向盤和大尺寸中控屏外,該車還首次搭載了天際屏全景顯示系統。該系統采用全景曲面投影技術,前擋風玻璃下方配備三塊Mini LED屏幕,內嵌超黑顯示涂層,提供1.1米超寬全景顯示,擁有108PPD超視網膜級高清顯示、1200nits可視峰值亮度和全局903分區控光。天際屏左右兩側還能顯示轉向時的盲區影像,無需低頭查看中控屏,更加便捷高效。同時,小米汽車為天際顯示屏提供了5類信息卡片,車主可根據個人需求自由組合。
在智能座艙硬件方面,小米YU7全新升級了四合一域控制模塊,并搭載了第三代驍龍8移動平臺,采用4nm工藝制程,大幅提升了車機的開啟和運行速度,同時減少了OTA升級時間,最快僅需15分鐘即可完成。小米生態也進行了全面升級,主副駕雙側螺紋口新增27W供電接口,可連接無線手機充電面板,全車還設有9處隱藏式磁吸點位,紙巾盒、眼鏡盒等物品可瞬間吸附,且支持磁吸物理按鍵,可綁定全車多種功能。
小米YU7在內飾材質和舒適性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新車內部高頻接觸的內飾面均采用了100%軟包覆處理,全車座椅選用Nappa真皮材質,兼顧包裹性和支撐性。前排提供雙零重力座椅,支持一鍵躺倒功能;后排則配備了135豪華電動座椅,角度可自由調節,并設有小冰箱和可單獨操作的后排控制屏。
空間方面,小米YU7同樣表現出色。全車擁有1970L的超大儲物空間,尤其是141升的前備箱,不僅容積大,使用也非常便捷。機蓋支持語音(需錄入聲紋)、車外按鍵和手機感應等多種自動開啟方式,為用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在安全性能方面,小米YU7繼承了SU7的高安全性并進行了全面升級。車身骨架首次采用2200MPa的小米超強鋼,相較于主流的1500MPa熱成型鋼,抗拉強度提高了40%,屈服強度提高了24%。防撞梁也進行了加強處理,前門和后門的防撞梁承載能力和吸能性能均有所提升。小米YU7還采用了內嵌式防滾架,同樣使用2200MPa小米超強鋼,通過熱氣脹工藝內嵌到A柱和B柱里,使A柱和B柱的承載能力分別提升了35%和70.5%,在車身翻滾時能更有效地保護乘客安全。
底盤方面,小米YU7全系標配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架和連續阻尼可變減振器,中高配車型還配備了閉式空氣彈簧,支持主動調節軟硬高低。小米智能底盤還能實現道路預瞄功能,進一步提升了車輛的操控性和舒適性。
在輔助駕駛方面,雖然小米YU7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該車出廠即配備了1000萬clips級別的輔助駕駛端到端大模型,已躋身當前第一梯隊。全系標配全新一代英偉達Thor車載計算平臺,最高算力達700TOPS,并標配激光雷達和4D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最遠有效點陣云距離可達200米,在暗光環境下也能清晰識別障礙物。4D毫米波雷達則提升了雨霧天氣下的出行安全。同時,該車還應用了攝像頭ALD鍍膜技術,有效減少了眩光和鬼影現象,適應各種復雜環境,實現了更智能、更安全的輔助駕駛。
動力和續航方面,小米YU7同樣表現出色。標準版為后驅車型,搭載小米V6s電機,最大功率235千瓦,峰值扭矩528牛米,零百加速僅需5.88秒,最高車速可達240km/h。匹配96.3千瓦時磷酸鐵鋰電池組,CLTC續航里程達835km。Pro版則搭載前后雙電機,系統綜合功率370千瓦,峰值扭矩690牛米,零百加速時間為4.27秒,CLTC續航里程為770km。Max版動力更為強勁,系統綜合功率高達508千瓦,峰值扭矩866牛米,零百加速僅需3.23秒,極速可達253km/h。搭載101.7千瓦時寧德時代麒麟電池(三元鋰),CLTC續航里程為760km。
小米YU7全系均基于小米自研的超級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打造,支持5.2C最大充電倍率。所有車型均可在12分鐘內將電量從10%充至80%,Max版更能在15分鐘內補能620公里,徹底消除了用戶的續航焦慮。同時,該車還支持CCS2、GB/T20234等主流充電標準,覆蓋全國98%的公共充電樁。
在性能測試方面,小米YU7成功完成了24小時耐力挑戰。除充電等待時間外,車輛連續運行24小時不休息,這對車輛的電池、電控、散熱系統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此前,僅有保時捷和奔馳等少數品牌完成過此類挑戰。如今,小米汽車成功躋身這一行列,成為中國首家完成24小時耐力挑戰的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