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汽車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宛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各大車企之間明爭暗斗,舊戰未息,新戰又起。
先是長城、吉利、比亞迪等車企之間的口誅筆伐尚未平息,如今智能駕駛領域又掀波瀾,兩大領軍企業已經擂鼓備戰,新的較量即將拉開序幕。
就在今年5月13日上午,北京亦莊街頭發生了一起涉及小馬智行無人駕駛車輛的突發事件。該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觸發系統保護機制,緊急停靠并隨后起火。
據小馬智行官方通報,車輛因檢測到異常狀態而自動停靠,并未發生碰撞事故,也未造成人員傷亡。然而,現場視頻卻顯示,車輛停靠于綠化帶旁,車身嚴重受損,伴隨著濃煙和明火,場面觸目驚心。
無論事故的具體原因如何,這一事件無疑暴露了小馬智行車輛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的隱患。據了解,事故發生后,小馬智行在北京的業務已被暫停。
拋開這一突發事件,我們從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的多維度對比中,探尋兩者之間的實力對比。
小馬智行的創始人彭軍和樓天城,以及文遠知行的創始人韓旭和王勁,均出自百度自動駕駛部門。兩家公司分別成立于2016年12月和2017年4月,時間相差無幾;且累計融資金額均接近13億美元。
在上市時間方面,小馬智行于2024年11月27日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而文遠知行則于同年10月25日搶先一步。盡管上市時間有先后,但兩者均選擇了美國資本市場作為舞臺。
從研發投入來看,2022年至2024年期間,小馬智行累計投入研發費用5.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07億元),而文遠知行的研發投入為29.08億元人民幣,略少于小馬智行。然而,在專利數量上,文遠知行卻以921項專利遙遙領先于小馬智行的93項。
在營收方面,小馬智行2022年至2024年的主營收入累計達到2.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46億元),而文遠知行的營收則為11.80億元人民幣。截至2024年末,兩者的總資產分別為10.5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5.34億元)和76.94億元人民幣,資產負債率則分別為7.80%和8.16%。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在創始人背景、成立時間、融資金額、上市時間、總資產以及資產負債率等方面均高度相似。而在研發投入、專利數量和營收等方面,兩者則各有優勢。
因此,從綜合實力的角度來看,小馬智行并不具備對文遠知行形成絕對碾壓的優勢。兩家公司在智能駕駛領域均屬于佼佼者,實力相當。
然而,小馬智行在公開場合對文遠知行的貶低做法,顯然并不能使其在戰略上忽視這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在智能駕駛這條充滿挑戰的賽道上,實干才是硬道理,而非靠嘴炮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