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多地連續降雨,潮濕悶熱的天氣給居民生活帶來了不少困擾。對于新能源車主而言,尤其是在沒有私人充電樁的情況下,雨天充電成為了一項挑戰。
杭州的小劉便是其中的一位新能源車主。由于沒有購買固定車位,他只能選擇公共充電樁進行充電。然而,他發現許多戶外充電樁沒有雨棚遮擋,雨天充電不僅操作不便,還讓他對充電安全產生了疑慮。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在設計時已經充分考慮了雨天戶外充電的問題。根據國家相關標準,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需達到一定的IP防護等級。具體而言,新能源汽車的防護等級通常要達到IP67級或更高,這意味著車輛能在一定深度的水中浸泡而不發生進水情況。同時,充電口的防護等級至少為IPX4或IPX5,以防止水滴進入導致故障。
充電樁同樣具備嚴格的防水性能。它們底部經過防水處理,并具備防淹沒能力。在充電前,充電樁會進行絕緣檢測,確保沒有漏電危險。充電口及充電槍外圍設計有防水絕緣圈和導流口,形成封閉的充電空間,有效防止雨水和灰塵的侵入。
盡管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都具備多重防水保護,但在大雨、雷電等惡劣天氣下,仍需謹慎操作。車主應選擇地勢較高且沒有積水的停車位進行充電,避免電池被水浸泡。如果充電區域有積水,應禁止充電。雷電天氣時,建議暫停充電并遠離充電樁,以防感應雷通過電網沖擊車載系統。
在充電過程中,車主還需注意檢查充電樁和汽車連接器接口內是否有積水或異物,并在清理后進行連接。充電完成后,應先結束充電進程再拔出充電槍,并立即蓋好車身充電口的蓋子。拔出充電槍時,需防止雨水濺入槍頭內,并確保槍口朝下移動。插回充電樁時,應用雨具遮擋槍頭,避免雨水濺入。
車主在插拔充電槍時,應確保手部、充電口和充電槍干燥,避免因潮濕導致短路。為了降低風險,車主在給新能源車投保時,可以考慮附加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和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等險種,以保障充電時的安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因雨天充電操作不當導致設備損壞,如使用破損充電槍或在積水區域充電等,部分保險公司可能會以“人為操作失誤”為由拒絕理賠,車主需自行承擔維修費用。因此,車主在雨天充電時應更加小心謹慎,確保操作規范,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