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未來科技城,一場關于人形機器人的科技革命正在悄然興起。這一領域正迅速成為科技界和產業界競相追逐的新高地。
近日,成都高新區傳來喜訊,天府絳溪實驗室交互人形機器人前沿研究中心(簡稱“中心”)正式宣告成立。該中心落戶于成都未來科技城,旨在引領具身智能領域的尖端研究,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為了實現在具身智能領域的突破性進展,中心已經集結了一支由頂尖學者領銜的強大研發團隊。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彭倍、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繼、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朱策等重量級人物共同掛帥,率領30余位國家級人才及行業專家,通過跨學科資源的整合,形成了一條從學術前沿探索到核心技術攻關,再到工程化驗證與產業應用落地的完整創新鏈條。
中心相關負責人指出,人形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非結構化環境中的通用適應能力和與人類社會深度交互的協同潛力。這要求雙足運動控制必須兼顧關節群的穩定性與能耗效率,具身化交互需要跨越語義、情感與社會規則的復雜障礙,而開放任務決策則需解決動態場景中的多目標自主規劃問題。
該負責人進一步介紹,人形機器人的技術體系涵蓋本體智能、空間智能和通用智能三大方面,共同構成人機深度協作的智能基礎。中心將聚焦于機器人本體、自然交互、自主學習和情感認知等關鍵技術,力求突破智能機器人在動態開放環境中的適應性瓶頸,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更廣泛行業的深度應用,實現科研與產業的雙向驅動。
天府絳溪實驗室正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領域,致力于搶占未來科技發展的先機。據了解,中心在人形機器人的本體智能、空間智能和通用智能等領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研發基礎,并正不斷完善具身智能的創新鏈條。
中心計劃通過構建機器人本體、大腦和訓練等創新平臺,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整機”研發生產基地,以及“數據+場景+訓練”一體化服務體系。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中心還將致力于開發全球首個機器人情感驅動引擎,以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
展望未來,中心將繼續發揮跨學科研究的優勢,在智能感知、信息融合和超函數理論等領域持續創新,推動交互人形機器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通過構建“理論突破—技術驗證—產業預研”的前沿探索機制,中心將致力于推動具身智能技術體系化賦能高端制造與人機共生新業態,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加速跑”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