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車主分享了他從油電混合動力車(油混)轉換到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插混)的心路歷程,這一轉變讓他對兩種車型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據他描述,去年他毅然決定將自己的油混車出售,盡管已經陪伴他三年,但還是決定升級到插混車型。然而,僅僅半年后,他就深感后悔,認為油混車實際上是一種隱形的“智商稅”。
車主強調,油混車所宣傳的“無需充電”其實是一種誤導。因為油混車的電池容量極小,往往只能支持幾公里的純電行駛,一旦電量耗盡,發動機就會立即介入,噪音和振動隨之而來。相比之下,插混車的純電續航里程可達上百公里,日常通勤、接送孩子或買菜都能輕松應對,駕駛體驗安靜且順暢。
他還提到,插混車在長途旅行時同樣表現出色。利用快速充電技術,只需短暫停留就能迅速補充電量,而油混車則只能排隊加油。這種靈活性讓插混車在日常使用和長途旅行中都更具優勢。
在配置方面,車主表示同價位的油混車和插混車之間存在巨大差距。以18萬預算為例,油混版卡羅拉雙擎的座椅加熱需要額外付費選裝,中控屏也顯得過時。而插混版秦PLUS DM-i則配備了全景天窗、L2級輔助駕駛、通風座椅等高端配置,車機系統還支持刷抖音等娛樂功能。這種配置上的差異讓車主深感油混車的高溢價并不值得。
一位修車師傅也對這兩種車型給出了自己的評價:“油混車只是給燃油車打了個補丁,而插混車才是真正的革命。”這位師傅的話也反映了市場上對這兩種車型的不同看法。
車主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出了建議:對于有家庭充電樁的消費者來說,插混車無疑是更好的選擇,因為電費極低;即使沒有充電樁但通勤距離在50公里以內的消費者,插混車每周充一次電也能滿足需求,并且表現優于油混車。唯一適合油混車的消費者可能是那些害怕充電麻煩且愿意為“偽省油”多花數萬元的人。
車主還批評了廠家對油混車的宣傳。他認為,“油混成熟穩定”的說法只是掩蓋了其技術落后的真相。在他看來,內燃機加單電機的組合已經過時,應該被更先進的技術所取代。
最后,車主表示,當油混車主還在計算百公里能省多少油時,插混車主已經用省下的錢帶著全家去露營了。這種差異不僅僅是省油那么簡單,更是認知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