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風向的轉變,一度風靡的盲盒經濟逐漸降溫,而汽車市場也走過了其狂熱增長期,步入了一個更為平穩的發展階段。消費者的購車行為變得更加審慎與理智,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亦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
在這一背景下,那些秉持務實態度、堅持長期主義理念的市場參與者,正悄然成為汽車行業的領航者。安全、可靠、實用的車型及其功能配置,成為了消費者購車時的首選考量。人們逐漸擺脫了“購車如同拆盲盒”的盲目消費模式,特別是新能源車領域,正迎來一個嶄新的黃金發展時期。
盲盒經濟的興起,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年輕人對情緒價值的追求。盡管盲盒中的物品往往充滿不確定性,但那份獨特的驚喜感卻讓人欲罷不能。然而,購車則截然不同。消費者花費重金購車,自然期望得到一輛性能穩定、質量上乘的汽車,而非一個充滿未知與風險的“盲盒”。
近年來,汽車消費領域暴露出的種種問題,讓消費者對購車的擔憂日益加劇。部分車企過度宣傳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在實際使用中卻引發了交通事故;一些曾經的造車新星瀕臨破產,車主的售后服務難以保障;新車發布會上大肆宣揚的功能配置,在實際駕駛中卻未必實用。這些現象加劇了消費者購車時的困惑與不安。
中國汽車市場日新月異,新品牌、新產品層出不窮,加之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使得市場信息的更新速度遠超消費者認知與需求的變化。這種信息不對稱,往往導致消費者在未充分了解新車性能的情況下沖動購車,購車體驗與拆盲盒無異,有時甚至帶來的是驚嚇而非驚喜。
針對盲盒式購車的種種弊端,市場監管部門與行業各方已積極行動起來。今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會議,強調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規范性,要求車企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嚴禁夸大和虛假宣傳,切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安全水平。這一舉措,被視為推動汽車智能駕駛發展走向規范化的重要一步。
在此背景下,車企們紛紛回歸初心,更加注重解決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安全問題、可靠性、舒適性、續航能力以及性價比等痛點。新能源車的賣點,也從曾經的“冰箱、彩電、大沙發”轉變為“安全、續航、大空間”。例如,在新別克E5的上市發布會上,安全、續航、車內空間等成為核心賣點,發布會大量時間用于介紹這些消費者尤為關注的特性,展現了大廠新車的可靠形象。
隨著消費者購車觀念的日益理性,一些老牌汽車大廠推出的新能源車開始重新受到青睞,逐漸成為消費者的購車首選。更多人開始看重大廠的品質保證,“安全第一”已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購車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