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汽車在混動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其雷神AI電混2.0系統在真實路況下的表現令人矚目。一臺中型混動轎車在實際測試中,跑出了百公里僅2.49升的饋電油耗,這一數據即便是初次聽聞也令人難以置信,但它確實是媒體實測的結果,而非實驗室中的理想狀態。
吉利此次發布的星睿AI云動力2.0,是行業內首個基于AI場景引擎的動力域智能體。它搭載了雷神電混技術,通過“會思考的混動”理念,重新定義了節能與性能的邊界。這一技術的核心在于其AI場景引擎,它融合了車輛傳感器數據與云端海量的行駛大數據,構建了一個覆蓋全國各種路況、氣候和駕駛習慣的“數字孿生場景庫”。這意味著,系統不僅能實時計算最優的動力分配方案,還能預判駕駛者的下一步操作。
例如,當系統通過導航得知前方有連續上坡路段時,它會提前調整電池的電量儲備;若識別到駕駛者習慣激烈超車,則會主動提升電機的響應優先級。這種“功能找人”的體驗,使得混動車首次擺脫了“人適應車”的傳統邏輯,真正實現了智能化駕駛。
在熱效率方面,吉利同樣取得了顯著進步。此次發布的量產發動機熱效率從46.5%提升至47.26%,再次刷新了全球記錄。這一提升的背后,是吉利采用的“AI for science”技術。通過機器學習模擬數百萬組燃燒室參數,吉利找到了最優的壓縮比、氣道形狀和火焰傳播路徑,使得缸內湍流強度增加了42%。這一優化直接體現在吉利銀河A7的實測表現上:在CLTC工況下,饋電油耗僅為2.67升,而在媒體的全路況實測中,這一數據更是低至2.49升。按當前油價計算,每公里成本不到0.2元,比多數插電式混動車的充電行駛成本還要低。
更令人驚訝的是,盡管吉利銀河A7在節能方面表現出色,但其混動電驅功率卻高達175千瓦,零百加速時間僅為7秒級,饋電狀態下的動力衰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一表現徹底打破了傳統混動“省油必肉”的悖論。
在安全性方面,吉利雷神EM-P AI電混系統同樣表現出色。搭載該系統的銀河M9采用了獨立三電機布局,零百加速時間僅為4.5秒,比許多純電動SUV還要快。同時,其饋電油耗仍控制在4升級別。更該系統具備5動力源冗余設計,即P1電機、P3電機、發動機以及后輪雙電機均可互相備份。這一設計加上AI全地形識別功能,使得車輛能夠實時調整四輪扭矩,從而在各種復雜路況下保持穩定。
例如,在高速爆胎的情況下,傳統四驅車可能會因單輪失控而導致偏航。而EM-P系統則能在毫秒間切斷爆胎輪的動力,并通過其余三個電機補償扭矩,使得車身姿態偏移量減少80%。這種“全場景爆胎穩控”能力,此前僅在百萬級豪華車上出現過。
吉利還推出了一項革命性的技術——雷神醇氫EF技術。其第五代醇氫發動機的熱效率高達48.15%,再次刷新了全球記錄。甲醇燃料的成本優勢極為顯著,每公里能耗成本約為0.2元,比充電還要便宜(假設電價為0.6元/度)。更絕的是,該技術的“靈活燃料”設計使得同一油箱可以混加甲醇和汽油,甚至在零下40℃的低溫下也能冷啟動,從而徹底解決了甲醇車的氣候適應性難題。今年四季度,吉利將推出兩款醇氫新車,這可能是消費者離“燃料自由”最近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