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業界傳出消息,智界或將從現有集團架構中獨立出來,并已進入新公司籌備階段。對此,智界公關部門的一位內部人士進行了詳細回應,同時針對有關奇瑞與華為因產能分配及技術主導權等分歧導致智界與星紀元存在“內耗”的傳聞予以了否認。
據該內部人士透露,智界目前依然是華為“鴻蒙智行”生態系統的一員,且其全資控股的身份并未改變,仍然隸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他提到,智界品牌雖獨立運營,但類似于奇瑞旗下的捷途、iCAR星途等品牌,均保持獨立運營狀態,并未脫離奇瑞集團。“我們不清楚獨立成立新公司的具體所指,但智界在鴻蒙智行生態下銷售的事實未變,今年內門店將繼續以智享界店的形式存在,未來或根據車型豐富程度開設專屬門店。”
對于市場上關于智界脫離奇瑞“單干”的猜測,該人士進一步解釋說,智界目前正處于經銷商資質的篩選階段,傾向于選擇大型經銷商合作,例如華南地區東莞新建的智享界店,面積達到了1萬平方米,顯示出智界對合作伙伴的高標準。盡管如此,一位經營奇瑞旗下品牌的大型經銷商集團內部人士透露,他們也聽聞了智界獨立計劃的傳聞,但尚未收到正式通知。
回顧智界項目的發展歷程,早在2022年前便已立項,內部代號為“EH事業部”,由奇瑞首席技術官高新華親自掛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華為也派出超過800人的團隊,與奇瑞在產品開發、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及品控管理等領域深度合作。2024年一季度,EH事業部升級為獨立事業部,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由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親自負責戰略規劃,而華為則繼續提供技術支持,并負責銷售、交付和服務。
2025年1月,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蕪湖成立,注冊資本達10億元,標志著智界品牌在奇瑞體系內的進一步獨立運營。智界與問界、享界、尊界共同構成了華為鴻蒙智行生態聯盟,但在合作模式、品牌定位、技術側重及資源分配上,智界與其他“界”系列品牌存在顯著差異。奇瑞作為實力雄厚的傳統車企,在技術主導權和生產流程上與華為的博弈尤為激烈。
智界品牌的首款車型S7于2023年11月28日在華為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亮相,由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親自發布。盡管新車首日大定訂單突破5000臺,但因產能爬坡緩慢導致交付延遲,引發用戶不滿。除了新工廠產能問題外,智界S7所使用的華為自研芯片同樣面臨產能挑戰。有傳聞稱,奇瑞優先保障星途星紀元ES的生產,導致智界S7成為“資源內耗”的犧牲品。對此,奇瑞官方澄清雙方合作順利,并加速資源投入。
智界品牌目前除S7外,還有首款轎跑SUV R7,自去年9月上市以來,累計銷量達到5.48萬輛,而S7同期銷量不足6000輛。針對智界與星紀元在資源爭奪上的質疑,智界內部人士表示,兩者沒有可比性,智界S7在生產過渡階段確實遇到產能問題,但隨著專屬工廠的啟用,已不再存在資源分配的困擾。華南地區一家星紀元銷售人員也表示,星紀元與智界不在同一價格層面,不存在競爭關系。
業內人士指出,奇瑞與華為合作智界,初衷是希望華為開放部分智駕代碼以提升自身研發能力,但未能如愿,從而引發技術控制權之爭。在合作模式上,雙方也存在明顯分歧,華為希望復制問界模式,深度主導產品定義與營銷,而奇瑞作為年銷量超260萬輛的頭部車企,不愿完全讓出主導權。這種合作模式導致智界既不像問界那樣由華為全控,也不像享界那樣由北汽妥協,其矛盾顯而易見。
全國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華為與強勢車企的合作會面臨諸多挑戰,智界作為華為鴻蒙智行中唯一與強勢傳統車企合作的品牌,雙方在技術、生產、品牌上的博弈導致其走向獨立是遲早的事。他強調,智界保持獨立性有利于雙方擺脫其他因素的約束,專注于各自擅長領域,實現獨立發展。同時,獨立運營并建立專屬銷售網絡體系,也是智界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