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的冷湖火箭發射基地,一群來自廣東的中學生火箭愛好者于6月18日書寫了屬于他們的航天新篇章。當日15時39分,一枚由他們自制的探空火箭順利升空,標志著我國中學生在航天探索領域邁出了又一堅實步伐。
這枚火箭身高2.5米,從海拔2777米的發射點起飛,最高飛行至12038.9米的高空,射高達到9261.9米。此次發射的主要目標是驗證火箭及其攜帶的通信設備在飛行中的可靠性,并收集對流層大氣的溫度、氣壓、濕度、風速及風向等關鍵數據。這次成功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實踐操作能力,更是他們創新精神的一次璀璨綻放。
冷湖火箭發射基地之所以成為眾多學校和商業航天機構的青睞之地,得益于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地處戈壁無人區,天空晴朗少云,大氣透明度極高,為火箭發射提供了既安全又廣闊的場地,以及極為穩定的觀測條件。
事實上,這并非我國中學生首次成功發射火箭。早在5月27日,另一枚由深圳、北京、河北、山東等地中學生航天愛好者共同研制的“飛燕一號”氣象探空火箭,同樣在冷湖成功升空。這枚火箭全長1.52米,飛行高度超過8千米,最大速度接近2馬赫。
“飛燕一號”的研制歷程始于2024年6月26日,一群懷揣航天夢想的中學生,在北京錦繡航天科普基地開始了他們的火箭研制之旅。從初步設計到實驗、加工、集成、裝配和測試,每一步都凝聚著他們的智慧和汗水。他們利用課余時間,按照火箭研制的規范流程,系統性地完成了所有工作。
深圳新安中學(集團)燕川中學的高二學生王裕寧,作為“飛燕一號”的總設計師,分享了火箭名字的寓意:“自由翱翔的飛燕,象征著我們這群少年對航天的熱愛和追求。”他表示,他們將不懈努力,勇于探索,為中國的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執行會長李春林高度評價了“飛燕一號”項目,認為這是中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一次重要實踐。他強調,這樣的項目能夠激發更多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情,為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