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這座承載著厚重工業歷史的城市,如今正以綠色轉型為筆,書寫著應對氣候變化的新篇章。作為全國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湘潭在探索氣候友好型發展路徑上,涌現出了一批杰出的企業與機構,其中,吉利汽車的轉型故事尤為引人注目。
吉利汽車,一家在湘潭老工業基地上綻放新光彩的企業,以其星愿新能源車系列的迅猛勢頭,成為了綠色制造的典范。短短200余天,該系列車型便突破了20萬輛的交付大關,刷新了中國乘用車市場全品牌純電車型的最快紀錄。這一成就的背后,氣候投融資的強有力支持功不可沒。
走進吉利汽車的廠區,一股綠色發展的氣息撲面而來。在噴漆車間外,一臺高效的VOCs(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備引人注目。吉利汽車安環主任劉咸雄介紹,針對噴漆環節這一主要污染源,公司采取了源頭防控、工藝革新與末端治理相結合的策略。通過替換為低揮發的水性漆、升級干式噴房以及采用先進的轉輪濃縮與高溫焚燒技術,VOCs的綜合去除率超過了98%。更令人稱奇的是,這些治理措施還實現了能量的回收與再利用,有效減少了天然氣的消耗。
除了污染治理,吉利汽車在資源循環利用方面也做出了顯著努力。公司創新性地開展了余熱回收項目,將電泳廢氣焚燒爐排放的高溫余熱轉化為熱水,用于前處理槽液的加溫,顯著降低了蒸汽鍋爐的運行時長。同時,公司還回收空調冷凝水用于生產過程中的吸塵和降溫,年節水量達到了2000余噸。中水回用系統的全面覆蓋以及照明系統的節能改造,進一步彰顯了吉利汽車的綠色制造理念。
在邁向低碳發展的道路上,吉利汽車還充分利用了數字化管理的優勢。依托EMS能源雙碳管理系統,公司實現了全流程能耗的實時監控與精準管理。各用能單元的電、氣參數被自動采集與分析,一旦出現異常數據,系統會立即發出告警,從而推動能耗的持續下降。屋頂光伏工程的實施,為公司提供了可觀的綠色電力,為生產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綠電”動力。
作為國家工信部認證的“綠色工廠”,吉利汽車正加速向新能源賽道轉型。2024年,神盾電池項目的“當年開工、當年量產”成就,再次彰顯了吉利汽車的強勁實力。如今,星愿新能源車正以“上市即高產”的態勢,持續刷新著行業紀錄。隨著三期智能工廠的即將投產,湘潭將成為吉利集團的核心新能源汽車基地,為湖南世界級新能源產業集群注入新的活力。
在踐行氣候治理責任方面,吉利汽車同樣走在了前列。公司建立了全周期的碳管理體系,通過公開平臺定期披露碳排放數據,展現了企業的透明度與責任感。同時,公司還推行了線上辦公平臺,大幅減少了紙質文件的使用,構建了閉環的低碳產業鏈。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綠色形象,也為湘潭的綠色轉型樹立了典范。
吉利汽車的故事,是湘潭綠色轉型的一個縮影。在這座老工業城市里,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像吉利汽車一樣,以技術創新為引領,以數據管理為支撐,奮力書寫著氣候投融資的“湘潭樣本”。湘潭,正以“星愿速度”在“雙碳”賽道上加速奔跑,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亮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