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載人航天領域,一場關于自立自強發展的中外記者見面會近日引起廣泛關注。會上,一位深耕航天領域28年的專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副總設計師、測控系統專家孫威,分享了該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
孫威的職業生涯與中國載人航天的兩大系統——測控通信系統和著陸場系統緊密相連。他回憶起2003年,當航天英雄楊利偉完成中國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時,測控通信系統的覆蓋率還相當有限,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圈的90分鐘里,僅有約13分鐘能與地面保持通信。然而,時至今日,測控通信信號已幾乎實現全程覆蓋,航天員可以通過空間站內的無線通信設備,與地面的科研人員、家人及朋友進行流暢的音視頻通話。
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的核心成員,孫威參與了構建服務神舟飛船返回著陸的搜救體系。這一體系覆蓋陸海空天多層立體,確保了每一名航天員的安全返回。他詳細描述了搜救過程:“我們利用衛星實時追蹤飛船信標,光學望遠鏡記錄飛船返回的全過程,直升機快速運送搜救隊員至飛船落點,而醫監醫保車則為航天員提供一個舒適的重力再適應環境。”
孫威還提及了一個突發情況的處理案例。今年4月底,神舟十九號飛船因天氣原因推遲了一天返回。面對這一挑戰,團隊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確保了艙落機到,這一事件再次證明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
孫威的分享不僅展示了中國載人航天領域的技術進步,也體現了航天人在面對挑戰時的冷靜與果斷。從測控通信系統的全面升級到著陸場搜救體系的完善構建,每一步都凝聚著航天人的智慧與汗水。他們的努力,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