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5年里,我作為一位熱愛生活的車主,經歷了頻繁更換住所與座駕的生活節奏,大約每五年換一次房,每三年便升級一次座駕。特別是在汽車方面,我駕駛過的車型琳瑯滿目,從大眾Polo到奧迪A4L,再到比亞迪唐dm和理想L6,直至現今的純電動車,總計已有七款不同的車型陪伴過我的旅程。
在這些車型中,插混車和增程式汽車因其可油可電的靈活性,常被看作長途旅行的理想選擇,無需擔心續航焦慮。然而,通過我的親身體驗,純電動車的表現卻超乎了許多人的預期。
插混車型雖有其優勢,但純電續航里程的局限性卻不可忽視。尤其在缺乏家庭充電樁的情況下,頻繁外出充電成為了一項繁瑣的任務。記得在購車初期,由于正處于搬家階段,家中充電樁尚未安裝,我不得不頻繁尋找公共充電站,其中的不便與耗時令人印象深刻。
至于增程式車型,雖然純電續航里程相對較長,但在長途行駛中,一旦啟動增程器,所帶來的震動與噪音卻嚴重影響了乘坐的舒適度。特別是在高速公路上,充電速度緩慢,遠不如直接前往加油站加油來得便捷,而增程器的轟鳴聲更是讓人難以忍受。
基于這些體驗,我最終決定轉向純電動車。我選擇了一款續航里程達到506km的車型,對于日常城市通勤而言,這一續航里程足以滿足我三個星期的需求。至于長途旅行,由于我每年僅有少數幾次因私長途出行,且多為節假日陪妻子回娘家,或是因公出差,純電動車的續航焦慮并不構成太大問題。
在因公出差時,我發現高速公路上的充電樁往往空閑,充電過程迅速且便捷。利用充電的時間,我還可以在服務區稍作休息,享受片刻的寧靜。而對于節假日回娘家的行程,我考慮采用公共交通工具,既避免了可能的充電困擾,也減少了回家后車輛被塞滿各種物品的煩惱。
純電動車的便捷與環保,正逐漸改變著我對汽車使用的看法。它不僅簡化了我的日常生活,還讓我更加享受駕駛的樂趣,無需再為續航焦慮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