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乘用車市場的最新數據揭示了行業發展的新動向。根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的披露,2025年5月份,全國乘用車零售市場實現了顯著增長,銷量達到了192.3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2.8%,環比增長9%。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新能源乘用車在這一月中的表現尤為搶眼,單月零售量歷史性地突破了百萬輛大關,具體數字為102萬輛,同比增長28%,環比增長12%,其在整體市場中的占比也在持續上升。
在價格方面,乘用車市場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分化特征。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5月,全國乘用車的平均銷售價格為17萬元,相比2024年同期下降了0.7萬元。盡管燃油車的均價在過去幾年有所上漲,從2019年的15萬元增長至2024年的18.3萬元,但受2025年高端車型需求減少的影響,前5個月的均價回落到了18.1萬元。與此同時,新能源車的均價則出現了顯著下降,從2023年的18.4萬元降至2025年5月的16.4萬元。
從品牌類型來看,各品牌間的均價差異明顯。豪華車市場的均價保持穩定,維持在36.5萬元左右。合資品牌的均價則略有上升,達到了17.5萬元。造車新勢力的均價則有所下降,與2024年相比減少了3.3萬元,降至23.8萬元。自主品牌的均價則降至12.2萬元。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其燃油車與新能源車的均價差距進一步擴大,達到了1.9萬元。
分析人士指出,2024年推出的報廢更新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對中低端市場產生了顯著的刺激作用。5萬元以下車型的銷量占比從2023年的低點回升至4.3%,其中入門級純電動車銷量的增長成為拉低整體均價的關鍵因素。然而,與此同時,30萬元以上高端車型的市場份額卻出現了明顯的收縮,傳統豪華車市場面臨較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