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出爆炸式增長,品牌林立,市場滲透率更是飛速突破50%大關,預示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全面到來,而傳統燃油車則似乎逐漸被邊緣化。隨著廠家間的競爭加劇和產品價格的不斷親民,新能源汽車的優勢愈發凸顯。
然而,公眾視野中頻繁出現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燃油車起火事件的鮮有報道,這無疑給公眾留下了一個印象:新能源汽車的起火風險遠高于燃油車。一旦新能源汽車起火,往往難以控制,只能任其燃燒,這讓不少潛在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心存疑慮。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近日,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聯合發布的2024年中國交通事故起火數據,揭開了這一謎團。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燃油車起火數量為1836起,起火概率為0.0052%,即每萬輛燃油車中有5.2輛可能起火;而新能源汽車全年起火數量為550起,起火概率僅為0.00175%,即每萬輛新能源汽車中有1.72輛可能起火。盡管兩者保有量不同,無法直接比較絕對數量,但從起火率來看,燃油車的起火風險是新能源汽車的3倍有余。
在交通事故碰撞起火的統計數據中,新能源汽車的起火率為萬分之0.96,同樣低于燃油車的萬分之1.5。那么,為何公眾感知中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頻發,而燃油車卻鮮有報道呢?
這實際上反映了公眾對新舊事物的不同關注度。作為新興產品,新能源汽車備受矚目,其任何風吹草動都容易引起廣泛關注。尤其是起火事件,更容易成為公眾茶余飯后的談資,被大量傳播。而燃油車作為歷經百年的“老將”,盡管依然活躍在市場上,但公眾對其的關注度已大不如前。燃油車起火事件雖多,但往往被視為常態,缺乏話題性,難以引起廣泛關注。
事實上,隨著技術標準的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的起火概率正在逐年快速下降,安全性也在穩步提高。因此,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是時候更新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了。在購買新車時,不妨向這一新趨勢靠攏,擁抱更加安全、環保的出行方式。
當然,無論選擇哪種類型的汽車,安全駕駛始終是首要原則。只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保持車輛的良好狀態,才能確保每一次出行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