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熱潮與傳統巨頭壁壘的碰撞中,一家來自湖北的檢測機構憑借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的權威認證,成功敲開了大型企業的合作之門。這一創新合作案例,在近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認證認可大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作為受邀的六個省份代表之一,在大會的專題會議上分享了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簡稱“達安中心”)的成功故事。這家在汽車檢測領域享有盛譽的機構,已經連續27年獲得CNAS認可,為超過1500家整車及零部件制造商提供了服務,并依托其建立了3個國家質檢中心。
達安中心的副總經理蔡未末透露,2024年,他們為十多家汽車企業組織了50余場技術與法規培訓,協助35家企業完成了近百款出口車型的認證檢測。這些經過認證的檢測數據和報告,成為了國際市場上的“硬通貨”,使得小企業的零部件產品能夠順利進入日韓及歐洲市場。達安中心還在武漢基地建立了汽車產品碳足跡核算能力,幫助整車制造商滿足歐盟的碳足跡要求。
為了提升中小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質量控制能力,達安中心每年還會舉辦1-2次行業內實驗室間比對活動,吸引不同領域的中小企業參與。這不僅讓每個質量環節的數據得以“對標對表”,還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質控手段匱乏的問題。通過提供權威的檢測報告,達安中心已成功幫助十多家智能網聯零部件初創企業進入東風公司的供應鏈,并推動了部分相關企業從初創階段邁向量產。
認證認可制度被譽為市場經濟的“信用證”、質量管理的“體檢證”以及國際貿易的“通行證”。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王勤指出,CNAS認可規則為產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得益于這一制度,2024年湖北省的汽車出口規模達到了約255億元,同比增長20%,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