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汽車行業迎來了一波關于供應商付款賬期的積極變革。廣汽集團率先于6月10日宣布,將把對供應商的付款賬期縮短至60天以內,此舉被視為對供應鏈健康發展的重要承諾。廣汽集團強調,穩定的供應鏈體系是確保產品高品質與安全性的基石,因此他們將堅持這一新的賬期政策,以促進供應鏈資金的高效流轉,并與上下游伙伴攜手,共同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緊接著,6月11日,包括比亞迪、長城汽車、奇瑞汽車、小鵬汽車、零跑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小米汽車和北汽集團在內的多家車企,也通過官方渠道紛紛宣布,將把供應商的支付賬期統一調整至60天內。這些車企的舉措,無疑是對廣汽集團行動的積極響應,共同展現了中國汽車行業在保障供應鏈穩定和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方面的決心。
比亞迪汽車表示,此舉是為了落實國家及相關部委關于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長城汽車則指出,縮短賬期將有助于全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推動汽車強國建設。小米汽車同樣強調,他們將堅決落實國家及相關主管部門的部署要求,以實際行動攜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這一波車企行動的背后,是國家對中小企業款項支付問題的重視。今年3月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明確規定,大型企業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時,應在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60日內支付款項。這一條例的出臺,為車企縮短供應商賬期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法律保障。
實際上,近年來國內汽車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價格戰頻發,導致不少供應商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應付賬款周轉天數作為衡量公司付款效率的重要指標,在國內大部分車企中普遍較長,部分車企甚至超過240天。這種長期的賬期問題,不僅影響了供應商的穩健經營,也加劇了汽車行業的內卷現象。
此次多家車企紛紛縮短供應商賬期,不僅是對供應商的一種保障,也是加強車企與供應鏈關系、破解供應商資金困局的重要舉措。這一變革將有助于增強上下游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未來,隨著更多車企的加入和政策的不斷完善,中國汽車行業的供應鏈體系將更加健康、穩定,為行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