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車企60天賬期承諾:能否終結供應鏈“苦賬期”頑疾?

   時間:2025-06-11 15:18:26 來源:ITBEAR編輯:快訊團隊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在中國汽車行業,一場旨在優化供應鏈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賬期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6月份,包括廣汽、一汽、比亞迪、奇瑞、長城、小鵬等在內的16家主流車企,紛紛宣布將供應商的賬期統一縮短至60天內,這一舉措不僅響應了新修訂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要求,更彰顯了行業巨頭們對于改善供應鏈生態的決心。

這場變革的導火索,是新條例的正式施行,其中明確規定大型企業采購中小企業貨物時,付款期限不得超過貨物交付后的60天。廣汽集團率先行動,于6月10日晚間發布聲明,承諾維持不超過60天的供應商賬期,以保障供應鏈資金的高效周轉。隨后,一汽、東風、賽力斯、吉利、長安等車企迅速跟進,形成了國企與民企齊頭并進的局面。

比亞迪、奇瑞、長城等車企也相繼表態,明確新簽采購合同將遵循60天付款條款,并對現有合同進行逐步規范。其中,長城汽車更是設立了供應商熱線和專項審計組,以公開透明的方式接受各界監督,展現了對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態度。新勢力車企小鵬汽車則提出了“三階保障機制”,通過財務系統預警、供應鏈部門公示賬期達標率以及法務部介入處理爭議案件等措施,確保賬期承諾的落實。

然而,賬期問題的積弊已久,國內車企與國際巨頭在賬期管理上的差距顯著。據統計,2024年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的平均應付賬款周轉天數高達182天,遠超過國際車企的平均水平。例如,大眾汽車、現代汽車、豐田汽車的賬期分別為41.18天、53.78天和54.84天,即便是賬期較長的斯特蘭蒂斯,也僅為82.76天。這種差距不僅加重了上游供應商的資金壓力,也制約了整個供應鏈的健康發展。

更值得關注的是,商票的濫用成為車企變相延長賬期的手段之一。一些車企通過開具商業承兌匯票,將實際付款周期延長至遠超60天,這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做法在行業內屢見不鮮。為此,業界呼吁配套政策應明確禁止或嚴格限制長賬期商業票據的使用,推動以現金或短期票據為主的支付方式,確保供應商資金能夠及時到位。

為了推動60天賬期承諾的落地實施,車企們正在積極探索多維監督體系。例如,某車企正在試點“交付即驗收”機制,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貨物簽收與驗收確認的同步完成;吉利汽車則推行“無紙化對賬”,大幅縮短了合同簽訂周期。長安汽車明確禁止商業承兌匯票的使用,要求全部采用電匯或信用證支付;比亞迪則建立了“白名單”制度,對優質供應商提前支付30%預付款。

行業專家建議建立“供應鏈健康指數”,將賬期達標率納入車企的ESG評級體系,以激勵企業更加注重供應鏈的健康管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在醞釀《汽車供應鏈金融規范》,擬對違規企業實施聯合懲戒。在司法層面,最高法已將“惡意拖欠貨款”納入破產清算加速情形,對長期拖欠貨款的車企進行嚴厲打擊。

隨著“賬期革命”的深入進行,部分供應商開始要求“前置定價權”,在合同簽訂時就鎖定成本波動補償機制;同時,也有企業探索“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模式,實現貨款的實時清算。這些創新舉措雖然尚處于萌芽階段,但已經為行業生態的重構指明了方向。

16家車企的60天賬期承諾,不僅是中國汽車行業反“內卷”、構建健康供應鏈生態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政策力量與行業巨頭共同努力的結果。然而,承諾的兌現需要后續行動的堅實支撐。只有車企以刀刃向內的決心打破“壓榨上游”的路徑依賴,監管部門以“零容忍”的態度堵塞政策漏洞、嚴懲違規行為,全行業形成透明、公正的監督文化,才能真正根治賬期頑疾,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競爭中鍛造出不可撼動的競爭力。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德县| 镇江市| 裕民县| 营口市| 普陀区| 分宜县| 达拉特旗| 富裕县| 旬阳县| 黑水县| 灌阳县| 海阳市| 黄陵县| 清远市| 房山区| 邢台市| 大安市| 中宁县| 沙洋县| 云阳县| 娄烦县| 昌黎县| 揭西县| 赤壁市| 措勤县| 那曲县| 济源市| 大竹县| 韶山市| 成武县| 台中县| 定南县| 海伦市| 阜宁县| 荔浦县| 东莞市| 阳山县| 惠州市| 合江县| 会东县|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