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就個人購車選擇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引發了廣泛關注。他直言,自己之所以選擇購買燃油車而非新能源車,主要是基于個人年均用車里程較少以及居住地充電設施尚不完善等實際情況。
崔東樹強調,這一選擇純屬個人行為,并不代表他對新能源車的否定。他指出,近期有文章斷章取義,曲解了他的本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新能源車發展的良好氛圍。他明確表示,發展新能源車是我國既定的戰略方向,他對此堅決支持,并一直在為此努力。
崔東樹進一步解釋,新能源車在節能環保、使用成本低以及科技感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他也提到,在燃油車的生命周期內,其碳排放是相對較低的,而電動車在電池制造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則相對較高。他還指出,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在價格體系和稅收體系上存在顯著差異,燃油車背負著巨額稅收的壓力,而新能源車則享受稅收減免的優惠。
“燃油車其實背負了整個車市的社會責任,雖然經常受到批評,但我個人還是更傾向于選擇燃油車。”崔東樹坦言。
盡管崔東樹個人選擇了燃油車,但新能源車在我國汽車市場中的表現卻日益強勁。數據顯示,從2025年4月開始,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總體乘用車市場中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51.5%,較去年同期提升了7.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在我國汽車市場中,幾乎每賣出兩輛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汽車。
具體來看,今年5月,我國汽車銷量達到了268.6萬輛,同比增長11.2%。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高達130.7萬輛,同比增長36.9%。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比例已經達到了48.7%,顯示出新能源車已經從新興事物逐漸成長為汽車市場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