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汽車降價潮背后的渠道之辯:直營與經銷商誰能笑到最后?

   時間:2025-06-05 12:05:52 來源:ITBEAR編輯:快訊團隊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國內汽車市場近期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價格戰,引發了廣泛關注。有網友戲稱:“現在5臺iPhone(Pro Max)就能換一輛電車”,可見電動車價格之低。事實上,A級電動車的價格已經降到了6萬元左右。

面對這樣的價格,人們不禁要問:經銷商還能從中賺錢嗎?對此,一些經銷商坦誠地表示,賣新車已經沒有利潤可言,他們不會跟進這種大幅降價銷售策略,即便這可能影響到銷量和客流量。直營模式同樣面臨盈利難題。

長久以來,直營與經銷商模式之間的優劣之爭從未停歇。一方認為直營模式通過去除中間環節,能夠降低成本、提升用戶體驗;而另一方則堅持認為,經銷商在規模化擴張和本地化服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整個行業開始重新審視這兩種銷售模式的適用性。為此,一項針對經銷商和直營模式生存現狀的調查顯示,直營與經銷商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在特定情境下共存互補。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初期,直營模式被許多新興車企視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利器。特斯拉作為直營模式的先行者,其成功經驗吸引了眾多車企效仿。然而,在實際運營中,直營模式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上并未達到預期效果。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直營店的建設成本高昂,往往超過500萬元,甚至更高。

直營店對人員專業化水平的要求更高,因此往往需要提供更高的薪資待遇來吸引人才。比如,蔚來、理想等車企在招聘一線員工時,底薪普遍高于傳統4S店。

盡管直營模式面臨諸多挑戰,但仍有許多車企選擇堅持。調查顯示,28%的直營模式支持者認為,統一品牌形象是其最大優勢;24%的人認為,獲取一手客戶數據有助于精準營銷。特斯拉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其通過直營模式直接管理定價和促銷策略,2024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創下歷史新高。

然而,直營模式并非適用于所有車企。對于新勢力車企,尤其是知名度較高的品牌,開設直營店可能效果更好。但對于傳統車企以及規模較小的新勢力車企,經銷商模式可能更為穩妥。

經銷商模式一直是主機廠在大規模鋪設銷售渠道時的首選。通過讓經銷商自負盈虧,主機廠可以節省大量前期資本投入,并利用經銷商的本地資源實現市場深度覆蓋。這一模式在傳統燃油車時代被大量驗證,其核心優勢在于以較低的主機廠風險撬動最大化的市場回報。

以比亞迪和吉利汽車為例,通過龐大的經銷商網絡,2024年分別實現了427萬輛和217萬輛的銷售規模,有效覆蓋了一二三線城市及以下市場。然而,在當前汽車產業迅速洗牌的大背景下,經銷商的生存困境日益凸顯。

調查顯示,六成受訪者稱當前經營的4S店處于小幅虧損狀態,還有一成經銷商虧損幅度超過20%。“虧本賣車”已成為拖累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中升集團、永達汽車、正通汽車等頭部經銷商集團普遍陷入盈利困境。

經銷商盈利能力下滑的原因,除了市場變革敏銳性不強、轉型腳步過慢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車企之間持續升級的價格戰。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降價車型達227款,遠超2023年的148款。持續不斷的價格戰蠶食了經銷商的利潤空間,甚至出現價格倒掛的情況。

面對困境,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采用“直營+經銷商”并行的策略,以實現優勢互補。比亞迪等傳統車企在堅持經銷商網絡為主的同時,也在重點城市布局直營店。蔚來、小鵬等新勢力品牌在經歷純直營模式的挑戰后,也重新擁抱了經銷商渠道,銷量隨即獲得增長。

這一趨勢表明,直營與經銷商模式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在特定情境下共存互補。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經銷商代理新能源品牌的意愿也在增強。未來,混合模式將成為主流,車企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銷售模式。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城县| 青铜峡市| 洛宁县| 小金县| 新泰市| 广昌县| 沙湾县| 孟津县| 石柱| 仁化县| 三台县| 诸城市| 泌阳县| 华安县| 开江县| 桐柏县| 长子县| 祁东县| 信宜市| 海林市| 宜阳县| 广丰县| 柳州市| 中阳县| 双桥区| 肥乡县| 长葛市| 乐昌市| 阿瓦提县| 青河县| 临泽县| 江津市| 山西省| 宽城| 保康县| 清水河县| 万山特区| 临西县| 杭锦后旗| 榕江县|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