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能駕駛領域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觀念轉變。曾經,智能駕駛作為軟件定義汽車的先鋒應用,被視為能夠徹底改變消費者用車方式的革命性技術。各大企業紛紛投身其中,競相展示技術的先進性和用戶體驗的優越性。然而,隨著安全隱患日益凸顯,智能駕駛的發展步伐開始受到制約,整個行業被迫重新審視技術的邊界與安全的重要性。
2025年4月16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舉辦的一次會議,強調了汽車生產企業必須全面開展組合輔助測試驗證等要求,這一信號被視為中國汽車市場將加強對智能駕駛技術的測試驗證與宣傳監管的開始。
在這樣的背景下,2025(第三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論壇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發表了與眾不同的觀點。他認為,不能因個別企業的不足而限制整個行業的發展,應該鼓勵創新與進步,但同時也要堅決反對那些夸大其詞、不顧及生命安全的宣傳。
除了技術上的討論,價格競爭也成為此次論壇上的另一大焦點。安全與價格,這兩個汽車最基本的屬性,如今已成為汽車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兩個方面。
關于汽車安全,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高級執行副總裁莊睦德(Drummond Jacoy)強調,汽車的本質是一種在復雜交通環境中的交通工具,安全始終應放在首位。他表示,奔馳在研發過程中,首要原則是符合奔馳的安全標準,而非追求速度,希望將可靠且安全的產品推向市場。
然而,安全性的評估卻是一個難題。與汽車性能的量化數據不同,安全性的評估往往只能采用定性的方式。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袁小林也指出,安全技術的發展需要秉持理性、科學和審慎的態度,不應片面強調硬件參數,而應關注在真實事故發生時對交通參與者的保護。
在安全問題上,即便是善于傳播的余承東也未能給出一套完整的量化感知體系,使安全成為消費者購車決策中的有力因素。他依然沿用了傳統汽車企業的邏輯,強調被動安全、電池安全以及主動安全的重要性。
在價格競爭方面,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和北汽新能源董事長張國富都表達了對價格戰的擔憂。他們認為,價格戰只會損害產品質量和營商環境,低端的競爭是一條死路,只有高端突破才是長久之計。他們支持以技術支撐的品牌向上,認為中國汽車市場有著無限的發展空間。
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分享的數據顯示,用戶對專業技術專家形象的關注已經超過了企業家戰略形象,技術先進性成為影響購車決策的首要因素。同時,中國汽車出口量和出口均價都在持續增長,顯示出中國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正在不斷提升。
余承東在論壇上透露,問界M8和M9在市場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功,均價分別接近42萬元和55萬元。他認為,問界的成功與高性價比密不可分。同樣,長安汽車副總裁、深藍汽車CEO也表示,深藍S09的成功得益于技術創新和性價比的完美結合。而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則興奮地表示,小鵬MONA 03 MAX版本在15萬元級別車型中,有83%的消費者選擇了滿血版的智能輔助駕駛,這一成績打破了過去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