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領域近期迎來了觀念的劇變。曾幾何時,智能駕駛作為軟件定義汽車的革命性應用,被視作能夠徹底重塑消費者用車習慣的關鍵。各大企業紛紛投身其中,競相展示技術的先進性和用戶體驗的卓越性。然而,如今安全隱患卻如同一道緊箍咒,給行業敲響了警鐘。在這場技術的先進思維與安全底線思維的較量中,安全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5年4月16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召開了一場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的推進會,明確提出了汽車生產企業需充分開展組合輔助測試驗證等要求。這一信號被視為中國汽車市場即將加強對智能駕駛技術測試驗證與宣傳力度的預兆。
然而,在行業共識逐漸形成之際,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2025(第三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論壇上卻表達了不同見解。他認為,不能因部分企業的技術短板而限制整個行業的發展,應鼓勵創新與進步,但同時也要嚴厲打擊那些不顧及生命安全的夸大宣傳。
論壇上,關于價格競爭的問題同樣引發了熱議。安全與價格,這兩個汽車最基本的屬性,如今已超越技術,成為汽車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兩個焦點。
對于汽車安全的理解,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莊睦德(Drummond Jacoy)強調,汽車的本質是一種在復雜交通環境中的交通工具,安全始終是其研發的首要原則。他表示,奔馳更看重安全而非速度,致力于將可靠且安全的產品推向市場。
然而,安全是否可以被量化?這恰恰是行業面臨的一個難題。整車企業在宣傳性能極限時,往往能提供充足的量化數據,但評估安全性時卻只能依賴定性的方式。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袁小林也指出,安全技術的發展需要秉持理性、科學和審慎的態度,不應片面強調硬件和參數。
安全作為一種感知,相較于性能更難以量化,尤其是通過單一數據來衡量。即便是善于傳播的余承東,也未能提出一套完整的量化感知體系,讓安全成為消費者購車決策中的有力因素。他依然沿用傳統汽車企業的邏輯,強調華為在被動安全、電池安全和主動安全方面的卓越表現。
在價格戰方面,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和北汽新能源董事長張國富均表達了對價格戰的擔憂。他們認為,低端競爭和短視的競爭只會讓行業陷入困境,只有技術創新和品牌向上才是出路。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分享的數據顯示,用戶對專業技術專家形象的關注已超過企業家戰略形象,技術先進性已成為影響購車決策的首要因素之一。
余承東以問界的成功為例,展示了技術創新對品牌與產品發展的推動作用。他透露,問界M8上市后迅速成為40萬元以上車型的銷量冠軍,而問界M9的均價也接近55萬元。他還提到了尊界S800的高配置車型受到市場熱捧,顯示出消費者對高端技術的認可。
然而,技術創新與價格競爭并非完全對立。余承東坦言,問界的成功部分得益于其高性價比。長安汽車副總裁、深藍汽車CEO也強調了技術創新對深藍S09成功的重要性,但同時不可忽視的是,其價格策略也傳遞出了強烈的性價比信息。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同樣對技術創新與性價比的結合表示興奮。他透露,小鵬MONA 03 MAX版本在一個15萬元級別的車型中,有83%的消費者選擇了滿血版的智能輔助駕駛,這在此前是前所未有的。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了小鵬汽車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實力,也為其打開了差異化競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