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小型SUV市場寵兒本田XR-V,如今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銷售困境。五年前,這款車型月銷量輕松過萬,年輕人不惜加價排隊提車,風光無限。然而,2025年的最新數據顯示,XR-V的月銷量已暴跌至286輛,與昔日的輝煌形成鮮明對比。
XR-V從“神車”跌落至“滯銷車”的深淵,背后的原因復雜多樣。首要問題便是其配置吝嗇,尤其是低配車型,被消費者戲稱為“毛坯房”。售價11.99萬的低配版,不僅方向盤是塑料材質,座椅也是織物,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連倒車雷達和影像都未配備。中控屏僅支持過時的百度CarLife,智能駕駛功能更是無從談起。相比之下,國產車如6萬的繽越,已配備了L2輔助駕駛和540°全景影像,讓消費者不禁質疑本田是否在賣車標。
價格虛高也是XR-V的一大敗筆。雖然官方降價3萬,將起步價壓至9萬,但在國產車的沖擊下,這一價格仍顯得不具競爭力。比亞迪元UP純電版定價10萬,續航高達401km,每公里電費僅需3分錢;吉利繽越1.5T優惠后更是僅需6萬即可開走。XR-V所標榜的“省油優勢”,在新能源汽車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年輕人算了一筆賬,加油的錢足夠買一臺新手機,誰還會為XR-V的高油耗買單?
更致命的是,國產車的崛起徹底顛覆了市場格局。以前消費者購買XR-V,看重的是其“日系保值神車”的美譽。然而,如今新能源汽車的三年保值率已超過燃油車,比亞迪刀片電池終身質保的承諾更是讓本田“省心耐用”的招牌黯然失色。在產品力方面,XR-V更是被國產車全面碾壓。無論是空間、續航還是智能駕駛技術,國產車都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年輕人直言,購買XR-V不如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國產車。
XR-V的崩盤,不僅揭示了合資車品牌溢價失效的殘酷現實,也預示著市場格局的深刻變革。以前,合資車憑借品牌優勢在市場上割韭菜,如今卻被國產車以技術和性價比所擊敗。經銷商們紛紛哭訴,即使優惠3萬也賣不動,消費者進門就問有沒有混動版。本田至今仍未拿出純電平臺,仍在燃油車市場上修修補補,這無疑是在自掘墳墓。網友們更是直言不諱,本田這是在“諾基亞換殼當智能機賣”,遲早會被市場淘汰。
XR-V的隕落,是市場反殺的生動案例。當國產車在電動化、智能化和性價比上全面超越合資車時,合資車若仍妄想靠品牌躺賺,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XR-V的月銷量286輛,就是市場給本田的一記響亮耳光。若本田仍不醒悟,下一個崩盤的恐怕就是其旗艦車型CR-V了。而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的選擇無疑是最真實的投票:“寧要國產6萬頂配,不要本田9萬毛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