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錢塘新區,一座輪胎制造領域的現代化工廠內,物流機器人正高效穿梭,它們忙碌的身影構成了生產線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平均每6至7秒,就有一條嶄新的輪胎從這條智能生產線上誕生。這里,是中策橡膠的高性能子午胎未來工廠,一個融合了傳統制造與前沿數字化技術的創新典范。
中策橡膠,這家自1992年創立的輪胎巨頭,如今已是中國輪胎制造業的領頭羊,年銷售額突破300億元大關。在全球輪胎行業的舞臺上,中策橡膠同樣大放異彩,根據美國《輪胎商業》發布的最新榜單,它以47.72億美元的銷售額位列全球第九。
面對行業轉型升級的大潮,中策橡膠選擇了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道路,數字化轉型成為其搶占市場先機的關鍵一招。為此,中策橡膠投入約5億元,打造了一座全球領先的半鋼子午胎智能工廠——高性能子午胎未來工廠。
這座工廠于2021年1月破土動工,僅用一年時間便實現了投產,其日產能高達12800條,年產值預計可達30億元。工廠以“綠色智能、高效協作”為核心理念,深度融合了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術,實現了從產品設計到生產流程的全面智能化。
在中策橡膠的未來工廠中,數字化仿真設計、大數據平臺分析決策、全流程智能控制與云計算模型等先進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些技術的引入,不僅加速了產品設計的迭代速度,還實現了高精度、高速度的檢測以及高效率、高品質的生產。工廠還依托中策1+5+X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全流程的數字化建設。
該平臺通過“智慧決策駕駛艙”為管理者提供智能決策支持,同時利用“五大能力賦能平臺”提升數字化研發設計、智能化生產管理、綠色安全化制造、協同化供應和精準化營銷能力。而“X”則代表著全面鏈接互通,實現了企業內外部資源的無縫對接。
中策橡膠未來工廠的生產管理模式同樣令人矚目。它采用了“企業互聯化、組織單元化、加工自動化、生產柔性化、制造智能化”的先進模式,成功突破了傳統輪胎制造的瓶頸。數據顯示,未來工廠的產品研制周期降低了50%,生產效率提升了300%,產品不良率降低了0.8%,材料損耗減少了30%,綜合能耗降低了5%,同規模產能用工人數更是減少了三分之二。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中策橡膠敏銳地捕捉到了市場機遇。2023年,公司推出了1號V PRO系列高端新能源輪胎,通過朝陽、西湖、好運、全諾四大品牌矩陣,進一步展示了國貨的實力。這些輪胎針對電動汽車的特性進行了優化設計,運用了多項專利技術,在靜音性、抓地力、節能性等方面均達到了卓越水平,因此備受比亞迪、吉利等主流車企的青睞。
在深耕制造端的同時,中策橡膠還積極布局服務端創新。2018年成立的知輪科技,為商用車用戶提供了“物流全場景的輪胎服務解決方案”,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商用車輪胎維保服務商。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中策橡膠的市場競爭力,還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