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在本地零售配送領域的動作尚未平息,其在出行領域的布局卻已悄然展開。據中國商標網信息顯示,京東旗下子公司“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密集提交了“Joyrobotaxi”商標申請,這一舉動似乎預示著京東有意涉足Robotaxi市場,與共享出行領域的巨頭們一較高下。
盡管京東的具體布局尚未浮出水面,但共享出行行業已因AI主導的自動駕駛和智慧出行技術而硝煙四起。享道出行近期完成的超13億人民幣C輪融資便是明證,這筆資金將用于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并加速自動駕駛Robotaxi服務的商業化進程。
目前,市場上的主要共享出行品牌如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如祺出行等,都在積極探索自動駕駛和智慧出行的可能性,試圖從AI技術中尋找新的增長點。這些品牌深知,傳統的出行市場已趨于飽和,傳統的業務模型增長乏力,技術突破成為品牌存活的關鍵。
自動駕駛被視為未來共享出行的新賽道,它有望通過無人化和規模化的實現,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提升利潤空間。以百度的“蘿卜快跑”項目為例,其每公里的服務成本已經降至1.2元,并有望在多個城市實現盈利。這無疑為共享出行市場帶來了一記“重磅炸彈”,預示著行業的深刻變革。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自動駕駛品牌如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也已經進軍共享出行領域,成為傳統共享出行品牌的直接挑戰者和競爭者。京東的加入更是讓這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和復雜。市場處于混亂的競爭階段,各大品牌都在積極尋求合作伙伴和技術突破。
在這場競爭中,共享出行品牌和自動駕駛技術品牌之間既存在競爭關系,也存在合作關系。這種復雜的關系拉鋸中,誰最先完成自動駕駛的部署和成熟應用,誰就能對趨于飽和的市場實現降維打擊,推動品牌的二次增長。因此,各大品牌都在積極探索規模化部署、生態化運營和全棧化能力布局的可能性。
享道出行與自動駕駛獨角獸momenta的深度合作便是一個例證。雙方采用基于上汽智己ls6前裝硬件平臺的robotaxi技術方案,以量產硬件為底座,實現技術穩定和成本可控,為規模化部署奠定了基礎。同時,市場上也在探索生態化運營的模式,將各家的資源和車輛整合起來,共同做大市場蛋糕。
全棧化能力的布局也是各大品牌競相追逐的方向。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品牌都在試圖打造智能制造、智能駕駛、智能運營三位一體的全棧化模式,覆蓋自動駕駛的產業流程。這種全鏈路的能力布局將為Robotaxi的普及提供有力支撐。
共享出行品牌布局自動駕駛,本質是通過技術革新應對行業瓶頸,在多重壓力下尋找突破口。這一趨勢已不可逆,未來幾年將是Robotaxi規模化落地的關鍵階段。這些布局不僅為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也為大眾享受更優質的Robotaxi服務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