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畫卷中,“蔚小理”組合——蔚來、小鵬、理想,無疑將留下深刻的印記。盡管它們的未來尚存不確定性,但當前的奮斗與突破,正上演著一場生死時速的較量。
理想汽車,憑借2024年80億元的凈利潤,在新勢力陣營中脫穎而出,甚至令那些跨界造車的“車二代”們刮目相看。其成功的秘訣,在于兩大法寶:精準的產品定位與高效的供應鏈管理。理想深諳家庭用戶需求,家庭用戶滲透率高達62%,復購率超過38%。同時,其庫存周轉天數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資金利用率高,運營成本低。然而,理想的純電戰略卻遭遇挫折,MEGA車型的上市推遲,不僅影響了財務狀況,也削弱了市場對理想純電品牌的認知。技術投入相對保守,以及渠道下沉困難,也是理想面臨的挑戰。
小鵬汽車,則在智能駕駛領域獨樹一幟,XNGP城市覆蓋率高達98%,用戶使用率突破80%。成本控制能力顯著提升,MONA M03的單車成本下降了23%。與大眾的技術合作,更是為小鵬打開了新的盈利渠道。然而,小鵬也面臨著價格下探侵蝕毛利、品牌定位模糊、技術轉化周期長等問題。當小鵬車型價格下探至20萬元以下時,毛利率已逼近10%的警戒線,品牌定位也變得模糊。
蔚來汽車,則揮舞著高端生態的雙刃劍。換電技術構建的行業壁壘,全球首創的換電服務體系,讓蔚來獨樹一幟。用戶運營體系形成的品牌黏性,盡管有所下滑,但NIO House社區化服務滲透率仍高達68%。產品矩陣的初步成型,更是讓蔚來覆蓋了12-80萬元的市場。然而,蔚來的研發投入產出失衡,換電網絡拖累盈利,多品牌戰略分散資源等問題也不容忽視。持續虧損,成為蔚來亟待解決的難題。
面對挑戰,“蔚小理”組合都在積極調整。理想汽車堅定走上增程純電雙線并行之路,智駕追趕計劃與渠道革新初見成效。小鵬汽車堅持智駕技術下沉,平臺化戰略縮短研發周期,制造端革新提升自動化率。蔚來汽車則通過組織架構精簡、子品牌整合增效、換電生態開放等措施尋求突破。然而,這些措施能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尚需時間檢驗。
在評估風險與收益的過程中,“蔚小理”是否存在一個只賺不賠的萬全之策?一個新的猜想浮出水面:“差異化共生的新生態”。即,將“蔚小理”視為一個龐大的智能汽車制造集團下的三個獨立核算、相互依存的事業部。共用三電系統、共建補能網絡、聯合采購體系,將顯著降低制造成本。同時,新勢力擅長的用戶資產管理方式也將得到升級,積分體系互通、數據價值共享、服務網絡協同,將構建一個全新的生態閉環。蔚來專注高端服務生態,小鵬構筑智能駕駛平臺,理想深耕家庭出行場景,三者各司其職,共同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