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這座繁華的都市中,一場汽車制造業的變革正在悄然上演。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小米汽車工廠,正以驚人的速度推動著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在這里,超過700個機器人忙碌而有序地工作,每76秒就有一臺嶄新的新能源汽車下線,展現出智能制造的強大魅力。
與此同時,在北京順義的理想汽車綠色智能制造基地,數字化生產線同樣在高效運轉。得益于先進的智能制造操作系統,理想汽車的生產流程變得更為精準和高效,為京車智造領域樹立了新的標桿。
走進小米汽車工廠,映入眼簾的是占地超過70萬平方米的廣闊車間。這里,關鍵工藝的自動化率達到了100%,200多道關鍵工序全部實現了數控化,裝配工序的誤差更是被嚴格控制在極小的范圍內。一臺重達718噸的大壓鑄機與周圍60多個設備共同構成了龐大的壓鑄設備集群,極大地簡化了生產流程,降低了工時。
人工智能技術在小米汽車工廠的應用同樣引人注目。小米自主研發的“X-Eye”檢測系統利用AI大模型,實現了對產品的精準檢測,質檢準確率高達99.9%,為產品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表示,過去五年,小米在核心技術研發上投入了巨額資金,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未來五年,小米還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企業的持續創新和發展。這種對技術研發的執著追求,正是小米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在理想汽車的生產線上,同樣展現出了智能制造的無限可能。得益于“超級大腦”Li-Mos系統的統一調度指揮,理想汽車實現了全鏈路數字化管控。AGV搬運機器人和智能化機械臂在系統的驅動下,自動完成各項工序,每一個質量異常都會自動預警,確保車輛制造過程中的每一項數據都被準確記錄。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強調,只有真正掌握工業制造、供應鏈等生產環節,才能切實提升用戶體驗。因此,理想汽車在創立之初就堅定地走上了自建工廠和自研系統的道路。過去幾年,理想汽車每年都保持超百億元的研發投入,這些投入最終轉化為了強大的產品力。
除了智能制造,小米汽車和理想汽車還積極采用綠色生產工藝,致力于降低能耗和減少污染排放。他們使用綠電、循環材料等環保措施,為汽車產業的綠色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作為北京制造業的第一大產業,汽車產業在北京的發展勢頭強勁。北京奔馳、北汽、小米汽車、理想汽車等8家在京整車企業共同推動了北京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2024年,北京汽車產量達到了114.5萬輛,同比增長13%,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更是同比增長近3倍,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北京之所以能夠成為車企成長的沃土,得益于其搶先布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態的戰略眼光。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汽車與交通產業處處長李蛟表示,北京堅持推動傳統車企轉型升級與引入新勢力,堅持技術創新和場景拓展,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北京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之路。這種前瞻性的布局和有力的政策支持,為北京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小米汽車和理想汽車等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北京優質的營商環境和相關政策的支持。雷軍表示,小米作為一家土生土長的北京企業,其成長壯大離不開北京創新沃土的滋養。未來,隨著北京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相信會有更多的車企在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