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奔騰近期再次邁出關鍵步伐,啟動了新一輪的增資計劃,繼2023年成功引入悅達集團后,此舉標志著一汽奔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道路上持續加速。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一汽奔騰正積極尋求戰略投資者的加入,旨在通過資金、資源與技術的深度融合,為企業的新能源轉型注入新的活力。
在汽車行業邁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時代背景下,一汽奔騰深刻意識到,能否在這場轉型大潮中搶占先機,將直接決定其未來十年的市場地位。因此,一汽奔騰選擇以混改為突破口,通過引入多元化的戰略投資者,實現資源整合與戰略協同,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據了解,此次增資計劃將新增股東持股比例不超過26.5%,原股東持股比例將保持在73.5%以上。一汽奔騰重點面向地方產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中國一汽的戰略合作伙伴進行融資,旨在通過引入具有不同行業背景和資源優勢的股東,為企業的新能源轉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一汽奔騰此次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引入戰投,雖然程序相對復雜,但彰顯了企業推進股權改革的決心。一方面,這可能意味著一汽奔騰已經與合適的投資方進行了初步洽談,但由于對方同為國企,因此需要通過產權交易所這一平臺進行正式投資;另一方面,這也可能是一汽奔騰目前尚未找到明確投資意向的合作方,因此選擇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招募,以吸引更多有實力和興趣的投資方。
回顧一汽奔騰的發展歷程,從2006年憑借B70車型成功打入市場,到2014年銷量達到巔峰,一汽奔騰曾一度成為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然而,近年來由于未能及時跟上市場變化,一汽奔騰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了打破困境,一汽奔騰自2018年起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包括發布全新品牌發展戰略、啟用新logo、推出“t”系列SUV產品等,但市場反響始終未能達到預期。
轉折點出現在2023年,一汽奔騰邁出了混改的第一步,成功引入了悅達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這一舉措不僅為一汽奔騰帶來了市場資源和外部機制,還實現了“長春+鹽城”的雙生產基地布局,為新能源轉型提供了強大動力。隨著鹽城新能源基地的投產,一汽奔騰迅速推出了奔騰小馬等新能源車型,并在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績。
在混改的推動下,一汽奔騰的產品矩陣也得到了全面升級。近年來,企業相繼推出了悅意03、悅意07、悅意08等多款車型,覆蓋了純電、混動、增程等多個品類,滿足了從城市代步到長途出行的全場景需求。同時,一汽奔騰還率先推出了“整車及三電終身質保2.0”政策,以行業首創的“質保平權”重塑用戶信任體系,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數據顯示,2024年一汽奔騰品牌銷售達到15.8萬輛,同比增長25%,創下了十年來的最高水平。其中,新能源產品銷售達到8.2萬輛,同比增長高達214%,新能源滲透率達到55%。今年一季度,一汽奔騰銷量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銷量達到3.9萬輛,同比增長47.4%,其中新能源銷量占比達到73%,成為銷量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一汽奔騰的成功轉型不僅為自身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國有車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在國有企業改革持續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一汽奔騰等國有車企正通過打破原有的股權格局、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治理結構等方式,不斷提升企業的決策科學性和管理有效性。未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的不斷變化,國有車企有望在市場競爭中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力和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