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電動卡車“Semi”的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引發了業界對其市場競爭力的深切憂慮。這款車型自2017年由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首次亮相以來,一直備受矚目,當時馬斯克滿懷信心地表示,Semi將在2019年實現量產。然而,時至今日,八年時間已過,Semi的上市時間依舊懸而未決。
回顧歷史,2022年12月,Semi僅在百事可樂的一次活動中短暫亮相了幾臺示范車,卻未能邁出量產的關鍵一步。這一拖延不僅讓特斯拉的粉絲和投資者感到失望,也讓業界開始質疑其能否在電動卡車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中國比亞迪的大型電動卡車8TT已經在北美市場取得了顯著進展。這款車型已經成功贏得了安海斯-布希、GSC物流、金州快遞等多家知名企業的訂單,正在加利福尼亞的高速公路上忙碌地運輸貨物。美國商用車制造商弗萊特萊納的電動卡車“eCascadia”也已經在市場上取得了不俗的表現,每日多次往返于高速公路,支持約230英里(370公里)的續航和8.2萬磅(3.72萬公斤)的載重。
不僅如此,沃爾沃、馬克、肯沃斯、彼得比爾特等美國主要制造商的大型電動卡車也已經實現了商業化運營。這些企業在電動卡車領域的快速發展,無疑給特斯拉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相比之下,特斯拉在電動卡車領域的滯后不僅體現在量產進度上,過高的成本也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面對外界的質疑和競爭對手的快速發展,馬斯克在上個月向股東強調,特斯拉將在今年推出Semi,并且會大獲成功。然而,專家對此表示,盡管馬斯克信心滿滿,但實際能否如期兌現仍需時間驗證。特斯拉在電動卡車領域的滯后不僅影響了其市場競爭力,也讓其在物流企業采購決策中的競爭力大幅下降。
業內分析認為,Semi屢次延期的原因可能與特斯拉的產能分配、電池技術迭代以及成本控制難題有關。特斯拉在電動卡車領域的滯后已經讓其在全球電動卡車市場中處于不利地位。如果2025年Semi仍然無法實現量產,那么特斯拉可能會徹底失去在這個領域的主導權。屆時,中國車企與傳統商用車巨頭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特斯拉需要盡快解決Semi的量產問題,并在成本控制和市場競爭力方面取得突破。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電動卡車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