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固態電池領域成為了股市的熱點,多家相關企業股價顯著上漲。鵬輝能源與國軒高科等公司的股票漲幅尤為引人注目,其中三祥新材在年內的漲幅更是達到了30%的高位。
根據電池網提供的數據,五月份有接近20只固態電池概念股獲得了杠桿資金的加倉。在這之中,比亞迪和國軒高科的凈買入額尤為突出,分別達到了10.2億元和1.52億元。天奈科技、容百科技、先導智能和當升科技等公司也獲得了大量的杠桿資金加倉。
今日早間交易中,億緯鋰能、欣旺達和科達利等公司的股價均上漲超過1%。同時,含有較高固態電池成分的電池ETF(SH561910)在盤中一度上漲超過0.8%。自4月8日以來,該ETF的累計漲幅已達5%,而從去年9月24日至今,其漲幅更是高達21%。
最近五個交易日,電池ETF(561910)持續吸引資金流入,累計凈流入金額達到了1207萬元。這一趨勢表明,投資者對固態電池領域的信心正在逐步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從2026年7月1日起,新版動力電池安全國家強制性標準將正式實施。該標準要求電池必須“不起火、不爆炸”,這與各大車企公布的固態電池量產時間高度吻合。預計新國標的實施將大幅提升新車型對固態電池的搭載率。
目前,中國固態電池產業鏈的競爭格局已經初步形成。老牌電池企業如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和先導智能等占據了市場的領先地位,而新興企業如衛藍新能源、清陶能源和太藍新能源等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這些企業均在電池ETF(561910)的布局之中。
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近日發布了《全固態電池判定方法》,為行業首次明確了全固態電池的定義。這一標準的出臺為國內固態電池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技術邊界,也為未來的市場競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新能源車方面,6月3日,五部門聯合發布了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該政策將補貼范圍擴大至124款車型,并計劃投入上百億元資金從電動車到縣城充電樁進行全面補貼。預計這一政策將推動農村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增量市場,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增長。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銷量均突破了千萬輛大關,分別達到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在技術層面,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也在近兩年持續加速。未來兩個月,電池板塊將迎來多個重要會議和活動,包括2025高工固態電池技術與應用峰會、中國國際固態電池科技大會等。
投資者或許可以抓住這一時機,及時建倉并埋伏在固態電池領域的相關股票中,以期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