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油車時代,我們幾乎從未為續航擔憂過,因為加油站如雨后春筍般遍布各地。然而,隨著電動汽車的興起,續航焦慮成為了不少車主的心病。據統計,截至2025年4月,我國加油站總數約為11萬座,雖比去年略有減少,但仍能滿足燃油車的需求。相比之下,充電設施數量激增,達到了1375萬座,是加油站的125倍,其中公共充電站也有376萬座之多。
盡管充電設施數量眾多,但純電車續航焦慮的問題依然存在,關鍵在于充電速度。有人擔憂高功率充電如10C兆瓦閃充會對電池造成損害,影響使用壽命。然而,比亞迪等車企已經通過專利自修復技術和電池終身質保政策來打消消費者的顧慮。關于充電樁普及不足的問題,比亞迪也給出了解決方案。其漢L和唐L車型搭載了雙槍充電技術,即使在普通充電樁上也能實現功率翻倍,將快充推向超充,甚至閃充的水平。
比亞迪在充電技術上的投入遠不止于此。除了自建的4000座閃充站外,比亞迪還開啟了兆瓦閃充生態共建模式。在粵港澳車展上,比亞迪宣布與小桔充電、新電途等合作伙伴共同建設15000座兆瓦閃充樁,閃充生態覆蓋全國。這一舉措無疑將大大加速閃充樁的普及,緩解純電車續航焦慮。
面對外界的質疑,比亞迪用實際行動回應了“一樁不建,雙槍充電”的說法。事實上,比亞迪只是精準投入,避免建設低效充電樁。目前,兆瓦閃充技術已經能夠實現油電同速充電,這意味著電動車主在不久的將來將能夠享受到與燃油車加油速度相當的充電體驗。隨著合作規劃的15000座閃充樁和比亞迪自建的4000座閃充樁的逐步建成,閃充樁總數將達到19000座,這一數字已經逼近中石油在國內運營的加油站數量。
搭載兆瓦閃充技術的比亞迪唐L和漢L車型不僅能在專屬閃充樁上實現閃充,還能在其他充電樁上配合雙槍充電技術實現效率翻倍。這一技術的出現,無疑為電動車的普及注入了強大的動力。盡管目前行業還未能完全跟上比亞迪的步伐,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普及,純電車續航焦慮將成為過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