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深圳舉行的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針對汽車行業內的競爭態勢發表了看法。他強調,企業在追求成本控制的同時,不應忽視產品質量,這一言論被外界解讀為對小米的間接批評。對此,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迅速在微博上回應:“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被視作是對余承東言論的反擊。
針對這一輪互懟,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給出了獨到見解。他指出,工信部正在加大對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的整治力度,但公眾對于降價與內卷式競爭的理解存在誤區。盤和林認為,并非所有的降價行為都應被視為內卷式競爭,關鍵在于降價背后的動機與結果。
盤和林詳細解釋了內卷式競爭與正常市場競爭之間的區別。他認為,如果降價導致車企虧本銷售,或者通過降價將成本壓力轉嫁給上游供應商和勞動者,導致他們生存困難,這樣的降價行為才屬于需要整治的內卷式競爭。相反,如果降價是在保證企業盈利和供應商利益的前提下進行的,那么這就是規模化下的正常市場競爭。
盤和林還提醒道,當前市場上存在一種保護低效車企的傾向,即通過限制降價來保護它們免受市場競爭的淘汰。然而,這種做法可能會帶來長期的不良后果。他以樓市為例,指出一些房企因積累大量負債而資不抵債,最終成為全社會的負擔。因此,他認為,應該讓市場競爭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讓低效的車企自然退出市場,避免類似“恒大”事件在汽車行業的重演。
盤和林進一步指出,不同車企對降價的反應各不相同。例如,小米、華為、理想等車企并未因降價而受損。他強調,汽車市場存在巨大的差異化,消費者對價格、品牌、新鮮感的敏感度各不相同。因此,車企完全可以通過差異化競爭來取代價格競爭,避免陷入內卷式競爭的泥潭。
以哪吒汽車為例,盤和林分析了其失敗的原因。哪吒汽車一直專注于10萬元左右的市場,但在2024年,比亞迪大幅降價,將秦系列車型的售價降至10萬元以內,直接沖擊了哪吒汽車的市場。更重要的是,哪吒汽車缺乏核心技術,如電池、電控、電驅等,智駕系統也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其在競爭中處于劣勢。最終,哪吒汽車因產品定位與對手撞車、技術沉淀失敗而退出市場。
盤和林總結道,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下的必然現象。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降價是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而采取的一種策略。然而,如果降價行為導致企業虧本銷售或損害上游供應商和勞動者的利益,那么這種降價就屬于內卷式競爭,需要得到整治。因此,我們應該正確區分內卷式競爭與正常市場競爭,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