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中,智能駕駛輔助技術的競爭日益激烈,成為各大廠商競相角逐的焦點。這一技術流派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一方是以特斯拉和小鵬為代表的純視覺方案,另一方則是其他品牌所推崇的激光雷達方案。特斯拉的FSD系統在國內市場的缺席及其數據收集難題,為國內廠商推廣激光雷達方案提供了契機。
近期,粵港澳車展吸引了眾多汽車廠商的新品發布與亮相,其中華為系的尊界S800和小米YU7成為車展上的明星車型,吸引了大量關注。這兩款車型的展出,甚至被某些博主戲稱為車展上的“流量擔當”,其他車型似乎都在它們的光環下黯然失色。
然而,在這次車展上,卻發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一位博主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顯示有人發現某款車型的激光雷達似乎有些異常,于是爬上了車頂,將激光雷達罩揭開,結果發現里面空空如也。原來,參展商為了展示效果,竟將一個假的激光雷達罩粘在了車頂,實際上這輛車并未搭載激光雷達。
這款車型的中高配版本實際上是搭載激光雷達的,并宣稱具備城市NOA能力,但似乎并未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因此,參展商可能由于缺乏激光雷達版本的車型,便采取了這種“DIY”的方式,試圖蒙混過關。然而,這一行為最終被揭穿,讓人大跌眼鏡。
回想起去年的一則類似事件,理想L9的MAX版本和Pro版本也引發了廣泛關注。MAX版本搭載了激光雷達,而Pro版本則是純視覺方案。然而,有車主卻在網上購買了與激光雷達罩相似的物品,粘貼在Pro版本的車頂上,并在出售時聲稱這是一臺MAX車型。結果,收車的車商在沒有仔細核查的情況下,按照MAX版本的價格收購了這臺車,最終發現上當受騙。
事實上,目前許多廠商在智能駕駛輔助技術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包括數據收集、大模型訓練以及駕駛輔助芯片的算力等方面。然而,為了營造某些車型駕駛輔助能力強大的假象,一些廠商不惜在車頂安裝虛假的激光雷達。這種行為不僅欺騙了消費者,也損害了行業的聲譽。
粵港澳車展作為國內知名的大型車展,竟然出現了激光雷達“造假”的丑聞,這無疑讓參展的廠商顏面掃地。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們,無論是哪個行業,都需要堅守誠信原則,切勿為了短期利益而損害消費者的權益和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