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號乘組已在浩瀚的太空中執行任務逾一月,他們的旅程還將延續約五個月,直至整個任務周期滿六個月方歸。據此推算,神舟二十號乘組預計將于金秋十月重返地球懷抱。
在今年的航天版圖上,中國的航天藍圖尤為引人注目,其中天舟九號與神舟二十一號乘組的發射任務更是重中之重。而關于貨運飛船的最新進展,天舟九號的具體發射時間已塵埃落定。
回望過往,神舟飛船發射前夕,總伴隨著貨運飛船的先行一步。然而,隨著我國航天實力的穩步攀升,這一傳統模式悄然生變。神舟二十號乘組執行任務期間,未見天舟貨運飛船的提前發射,天舟八號繼續肩負使命,彰顯了我國航天技術的日益成熟。
每一次貨運飛船的發射,都是我國貨運能力的一次飛躍。天舟八號,作為現役貨物運輸能力最強、在軌支持能力最全面的貨運飛船,其在天舟六號、七號的基礎上,裝載空間再增24%,而經過進一步優化,天舟八號的裝載空間又額外提升了200多升,載貨量增加了100多千克。如此強大的貨運飛船,自然無需每次任務前都發射,而是采取“錯峰”發射策略,支持約兩個乘組的任務需求。
天舟九號的發射時間已確定為今年七月中旬,地點選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這一時間恰逢暑期,對航天愛好者而言,無疑是一次不容錯過的觀禮機會。而天舟八號的撤離時間,預計將在七月中旬之前,為迎接新飛船騰出接口。
天舟八號不僅承擔著貨物運輸的重任,還肩負著科學實驗布局、支持航天員出艙任務等多重使命。同時,它還需裝載空間站任務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最終隨飛船撤離空間站,在大氣層中化為灰燼。盡管有人對貨運飛船的一次性使用感到惋惜,但考慮到任務需求和航天策略的不同,這一做法自有其合理性。
展望未來,我國還將有兩款新型貨運飛船——“輕舟”貨運飛船和“昊龍”貨運航天飛機(貨運飛船)蓄勢待發。這兩款飛船雖然運輸能力較天舟系列有所縮減,但其小巧靈活的特點使其能夠迅速響應任務需求,進行短期補給。隨著我國空間站從三艙位升級為六艙位,航天員和國際合作項目將常態化執行,新型貨運飛船的可重復使用性將更好地滿足多樣化的任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