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混動,曾經混動領域的領軍者,二十五年前憑借普銳斯的問世,一度站在了行業巔峰。然而,時至今日,漫步街頭,比亞迪DM-i與本田i-MMD遍地開花,讓人不禁發問:那個曾經引領混動潮流的豐田,如今為何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定價策略上,豐田似乎有些迷失。RAV4混動版比燃油版高出4萬的定價,讓消費者望而卻步,而吉利星越L雷神混動則以2萬的價格優勢,加之購置稅減免,成功截胡。更為諷刺的是,豐田去年在華銷量中,混動占比高達47%,但凈利潤卻下滑了12%。這一波“高價換量”的操作,讓經銷商們怨聲載道。
技術路線的選擇,也成為了豐田的一大敗筆。當全球車企紛紛投身插電混動時,豐田卻堅守“混動無需充電”的老觀念。然而,政策風向一變,插電混動車輛享受綠牌、購置稅減免等優惠,豐田雙擎卻只能望洋興嘆。在北京車展上,豐田展臺的插電混動展區門可羅雀,工作人員無所事事,而隔壁的五菱星光展臺則人頭攢動。
豐田混動并非不行,只是時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省油就是最大的賣點,如今,消費者追求的卻是智能座艙、零百加速等多元化體驗。看看那些競爭對手,理想增程車甚至將彩電、冰箱等家電搬上了車,而豐田還在吹噓“25年電池零事故”。這樣的宣傳,對于年輕消費者來說,早已失去了吸引力。混動鼻祖的帽子,如今反而成為了豐田前進道路上的負擔。
豐田的這次栽跟頭,并非偶然。面對市場的快速變化,豐田顯得有些保守和遲鈍。在混動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豐田若不能及時調整策略,跟上市場的步伐,恐怕很難再回到曾經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