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皮卡市場,柴油動力長期穩坐頭把交椅,占據了新車銷售70%以上的份額。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多元化需求,混動動力逐漸嶄露頭角,讓皮卡車主在動力選擇上有了更多考量。皮卡不僅在商用領域大顯身手,還在乘用、越野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動力需求也隨之多樣化。柴油、汽油、混動三種動力形式各有優勢,選擇的關鍵在于匹配個人實際需求,而非盲目追求頂級配置。
柴油動力以其低速大扭矩的特性,在皮卡領域獨樹一幟。以長城2.4T商用炮為例,其柴油發動機在1500轉時即可達到480牛·米的峰值扭矩,相比之下,同車型的2.0T汽油發動機需在1800轉才能輸出360牛·米的峰值扭矩。柴油發動機在載重、爬坡等商用場景下更具優勢,且油耗更低,使用成本更為經濟,是商用皮卡車主的首選。
在越野場景下,柴油皮卡同樣表現出色。其低速大扭矩特性使得在攀爬巖石、過炮彈坑等復雜地形時,只需輕微給油即可保持穩定行駛,而汽油動力則需更大油門和轉速才能達到相同扭矩水平。曾有玩家實測,相同車型下,柴油動力在攀爬過程中表現更為輕松,發動機溫度更低,整體過程更為從容。
柴油皮卡在長途穿越方面也具有優勢。柴油的能量密度比汽油高15%,節油能力更強,成為廠家打造穿越車型的首選。例如,長城推出的基于2.4T柴油動力的山海炮穿越版,擁有總燃油儲備131升,續航里程可達1400公里,這樣的續航成績在汽油動力車型中難以達到。
然而,柴油動力也存在短板,尤其是在低溫適應性方面。在-30℃以下的環境,需使用-50號柴油,但在部分偏遠地區存在供應不足的問題。在高速越野等需要高功率、高轉速的工況下,柴油動力無法與汽油和混動相比。
汽油動力則以其無明顯短板、適應性強而著稱。全球95%以上的加油站都可以加到92號汽油,使得汽油皮卡在極端環境下也能自如應對。例如,在-40℃的漠河或海拔5000米的珠峰大本營,汽油皮卡能夠輕松啟動,比柴油皮卡更為可靠。在可可西里無人區,汽油動力著車更為輕松,且加汽油成功率更高。
在駕駛體驗方面,汽油發動機震動更小、噪音更低、動力平順性更好,具有獨特優勢。對于年行駛里程較少的皮卡用戶來說,汽油的使用成本并不比柴油高,且汽油動力在使用上的成本更為透明,無需考慮柴油的隱形成本和時間成本。
混動皮卡則結合了汽油和電機的優勢,規避了各自短板。插混皮卡由汽油動力+電機動力組成,電機補強汽油動力低轉扭矩不足的情況,汽油發動機則解決電機高速巡航耗電問題。這種優勢不僅體現在日常城市通勤上,在玩樂方面也同樣顯著。插混皮卡在沖沙場景中表現突出,且帶電特性能夠實現燃油皮卡無法企及的外放電能力,讓戶外露營場景更加多元化。
然而,插混皮卡也存在一些問題。車身重量普遍偏沉,整備質量大幅提升。購車成本普遍偏高,后期養護方面兩套動力系統都需要投入,加上電池衰減,后期成本將比純燃油車型更高。高寒地區對電池的影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混動系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