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突破50%大關,并在國家補貼政策的持續推動下,新能源汽車正逐漸成為消費者的熱門選擇。這一趨勢不禁讓人聯想到個人電腦發展的初期,技術迭代迅速,產品貶值明顯。
當前,智能汽車市場呈現出與早期電腦市場相似的特征。一年前花費萬元購置的電腦,三年后價值縮水至三成已屬幸運,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樣面臨保值率低下的問題。因此,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購買價格親民的車型,如十萬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車,或許更為明智。
然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固態電池的遲遲未至,使得現有的液態電池技術難以解決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以及安全隱患等問題。尤其是安全問題,一旦發生車禍,若無法及時逃生,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有觀點認為,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不妨持觀望態度,等待固態電池技術成熟后再做決定。
新能源汽車市場還出現了向智能電視模式轉變的趨勢。一些車企開始單獨售賣車內配置,如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等服務,需用戶支付年費才能享受,這種做法引發了廣泛爭議。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國產新能源車企在車機屏幕上推送廣告,嚴重影響了駕駛安全,這在傳統燃油車時代是難以想象的。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內卷現象也日益嚴重。近年來,已有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倒閉,其中包括哪吒、高合、極越等知名品牌。與燃油車不同,新能源汽車一旦企業倒閉,車主即使找到配件也難以維修,因為配件被編碼鎖定,解鎖問題無從解決。這意味著,車主需要時刻擔心自己的車輛出現問題,一旦出現問題,可能面臨無法維修的困境。
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技術、市場、政策等方面均存在不確定性。對于有錢人來說,嘗試新能源汽車或許是一種樂趣,但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選擇燃油車可能更為穩妥。畢竟,在安全和可靠性方面,燃油車仍然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