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正處于一場深刻的技術與消費變革之中,各價位區間的購車偏好正悄然發生變化。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50%,輔助駕駛系統日益普及,以及自主品牌市場影響力的顯著增強,中國汽車市場的產業格局正經歷重塑。消費者購車決策不再僅受價格驅動,而是更加注重品質、技術和智能化體驗。2025年初,市場呈現出從價格競爭轉向品質競爭的明顯趨勢。
在10萬元以下市場,性價比與實用性仍是消費者考慮的核心。這一價位區間的消費者多為首次購車的年輕人或對價格敏感的家庭用戶,他們追求的是經濟實用的車型。自主品牌在這一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如吉利帝豪和五菱宏光,憑借高性價比和實用性,成為市場熱門選擇。帝豪以其時尚的造型、越級配置,滿足家庭日常出行需求;五菱宏光則以其靈活的空間布局和低使用成本,成為小本生意人和需要頻繁搬運物品用戶的首選。
新能源領域,10萬元以下市場同樣活躍,五菱宏光MINIEV憑借親民價格和便捷的城市出行體驗,成為銷量冠軍。吉利星愿和比亞迪海鷗等新車型也展現出強勁的市場勢頭,智能化配置和輔助駕駛技術的下探,使它們在這一價位區間內脫穎而出。
進入10萬-15萬元市場,SUV與轎車平分秋色,新能源車型受歡迎程度持續上升,混動技術尤為搶眼。燃油車市場上,日產軒逸和大眾朗逸作為合資家轎的代表,憑借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占據重要地位。長安CS75、哈弗H6等自主SUV,以及星瑞、艾瑞澤8等自主轎車,也憑借綜合實力獲得市場認可。新能源市場則幾乎被自主品牌壟斷,比亞迪宋Pro、小鵬MONA M03等車型,憑借出色的性價比和智能化配置,成為市場熱門。
15萬-20萬元市場,消費者開始追求品質與性價比的平衡。速騰、帕薩特等德系車型,以及豐田RAV4等日系車型,憑借品牌影響力和綜合性能,仍是市場熱門選擇。新能源領域,比亞迪漢和宋PLUS等車型,憑借綜合實力和持續提升的性價比,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20萬-30萬元市場,油電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大眾邁騰、探岳、途觀L等車型,憑借德系品質和均衡實力,占據燃油車市場的主導地位。新能源領域,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Y等車型,憑借科技光環和極致性價比,成為市場新寵。這一價位區間的消費者更加注重品牌形象、車輛性能和豪華配置,智能化配置已成為影響購車決策的關鍵因素。
30萬元以上高端市場,消費者的購車理念更加注重品牌價值、豪華體驗和科技配置。BBA等傳統豪華品牌仍保持一定市場優勢,但騰勢D9、問界M9、理想L7等自主新能源車型已成為有力競爭者。這一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在深度重塑,傳統豪華品牌與新勢力品牌之間的較量愈發激烈。消費者愿意為特定的生活方式和體驗買單,科技豪華已成為行業新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