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漠河,素有“中國寒極”之稱,氣溫驟降至零下40度的嚴冬中,一輛測試車靜靜地佇立于茫茫雪原之上,等待著一場關于汽車動力系統的極限挑戰。隨著一聲指令的下達,這輛搭載了馬赫電混PHREV技術的車輛瞬間啟動,發動機的轟鳴在寂靜的冰原上空回蕩。
馬赫動力在這場極端低溫環境下的測試中,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表現。即使在極寒天氣下靜置長達12個小時,它依然能在驚人的0.6秒內順利啟動,續航里程和動力輸出均保持優異水平。這一場景,讓東風汽車研發總院乘用車動力中心的副總工程師李鉀至今記憶猶新。他激動地表示:“我們的動力系統在極寒測試中表現卓越,這標志著我們已經成功克服了新能源車輛在低溫環境下的性能瓶頸。”
在東風汽車全球創新中心,李鉀詳細展示了這款搭載于測試車上的發動機。他指出,這是行業內首個熱效率突破45%的混動專用發動機,在零下40度的低溫環境下,其冷啟動時間比國際競品快了30%。馬赫動力之所以能夠達到如此高的熱效率,得益于其采用的四項顛覆性技術:將可變截面渦輪增壓技術引入混動領域,使增壓效率提升7%;實現了低壓冷卻EGR率突破30%,進一步提升了混動發動機的熱效率;全球首創的高壓四次噴射技術,使得燃油霧化精度達到了毫秒級,從而提高了燃燒效率;還采用了184克的超輕活塞,將發動機機械能量損失降至最低。
馬赫動力系列產品展示
針對新能源車輛在低溫環境下續航性能大幅下降的問題,東風汽車研發總院乘用車動力中心總監葉曉明介紹了東風汽車的三大獨創解決方案。他們通過增加新型保溫材料、粘貼多孔發泡材料以及熱隔離設計,實現了動力電池在低溫環境下的整體保溫,從而保證了其續航能力。同時,他們還采用了電池脈沖自加熱技術,顯著改善了電池在極寒條件下的低溫性能,使得低溫充電時間縮短了40%。東風汽車還獨創了AI能量分配策略,在電量即將耗盡時,自動啟動“求生模式”,精準分配剩余電能,有效避免了車輛因饋電而拋錨。
馬赫動力獲得的國內外大獎
在東風汽車的測試基地,榮譽墻上掛滿了各種獎項,其中包括五座“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獎杯和嶄新的“世界十佳電驅動”證書。這些榮譽見證了馬赫動力技術的卓越成就。據李鉀透露,為了取得這些成就,研發團隊累計申報了650項專利,平均每3天就能誕生一項新的發明。
馬赫動力的成功不僅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在極寒環境下的技術突破,更展示了中國在高端制造領域的強大實力。這條完全自主的動力鏈正在重塑全球混動技術的競爭格局,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汽車品牌的崛起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