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外專家發出了一項關于電動車使用的特別提醒:當氣溫攀升至38℃以上時,駕駛電動車可能會遭遇續航大幅縮減及電池壽命受損的問題。這一觀點得到了美國研究機構Recurrent的數據支持,他們的報告揭示了在極端高溫下,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可能急劇下降三分之一,引發了廣泛關注。
親身體驗這一現象的國內車主也不在少數。有車主分享,在上周試駕一輛國產電動車時,正值37℃的高溫天氣,車內空調全開且滿載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續航里程的數值不斷下滑,讓人心生憂慮。這一經歷無疑為電動車在高溫環境下的表現敲響了警鐘。
Recurrent通過每年對上千輛電動車的測試數據進一步揭示了高溫對電動車續航的影響。數據顯示,在氣溫為26.6℃時,續航減少幅度僅為2.8%,表現相對理想。然而,當氣溫升至32.2℃——國內夏季常見的溫度時,續航減少幅度便達到了5%。更為驚人的是,氣溫一旦超過38℃,部分車型的續航里程甚至可能暴跌31%。這意味著一輛標稱續航600公里的電動車,在高溫天氣下實際可能只能行駛400多公里,表現甚至不如一些老舊燃油車。
國內媒體的測試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所有純電動車在高溫下的實際續航達成率普遍僅為64%左右。其中,國產車的表現稍好,達到64.8%,而合資進口車的表現則更低,僅為62.3%。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電池本身對高溫敏感,高溫會加速電池內部的化學反應,導致儲電能力下降。同時,為了應對高溫,車內空調需要消耗更多電力,而電池還需額外降溫,雙重耗電之下,電量自然消耗得更快。
高溫不僅對電動車的續航產生影響,還可能對電池壽命造成損害。密歇根大學的專家指出,當氣溫超過40℃時,電池內部結構可能遭到破壞,電解液消耗速度加快,長期下來電池性能將逐漸變差。考慮到更換一塊電池的高昂成本,這無疑讓車主們感到擔憂。
然而,對于大多數普通用戶而言,也不必過分恐慌。畢竟,國內能持續超過40℃的地方并不多,偶爾的高溫對電池的影響有限。但如果你居住在像吐魯番、重慶這樣的“火爐”城市,那么在購買電動車時就需要慎重考慮了,因為長期的高溫環境對電池的損耗會更大。
那么,在高溫天氣下駕駛電動車應該如何應對呢?專家建議,首先應避免將車輛長時間暴露在烈日下,停車時盡量選擇陰涼的地方,以減少電池直接暴曬的時間。其次,可以提前通過手機遠程開啟車內空調,以降低啟動后空調的耗電量。駕駛時應保持平穩,避免猛踩油門和急剎車,以降低能耗。最后,還應定期檢查電池的健康狀態,并按照廠家的建議進行保養,以確保電動車在高溫天氣下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