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汽車行業的焦點再度匯聚于各大車企的一季度財報發布。小鵬汽車,作為新勢力中的先行者,其財報表現尤為引人注目:一季度交付量高達9.4萬輛,營收達到158.1億元,凈虧損大幅縮減至6.6億元,同時總體毛利率攀升至15.6%。尤其在汽車銷售的傳統“淡季”,小鵬僅憑3月末推出的G6、G9兩款改款車型,便取得了如此斐然的成績。
深入分析小鵬的銷量數據,更能感受到其背后的堅實底蘊。從月度銷量來看,小鵬已連續六個月交付量超過3萬輛,這不僅證明了其銷量的穩定性,也彰顯了其規模化生產的能力。車型方面,除了主力車型MONA M03和P7+的持續熱銷,3月新上市的G6/G9雙子星在4月便貢獻了7500輛的交付量,為整體銷量增添了強勁動力。這充分說明,小鵬不僅成功把握了車型更新節奏,其年度改款升級策略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價格戰盛行、利潤讓步于銷量的畸形競爭環境中,小鵬在銷量增長的同時,經營質量也實現了質的飛躍。財報顯示,一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141.5%,毛利率創歷史新高,達到15.6%。其中,汽車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9.2%,汽車毛利率達到10.5%,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個百分點。這些數據無疑是小鵬經營質量大幅提升的有力證明。
盡管15.6%的毛利率在汽車行業或許并不算出類拔萃,但考慮到小鵬在研發費用上的高額投入,這一成績實屬不易。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小鵬深知高昂的研發費用是拖累盈利轉正的關鍵因素。然而,小鵬并未因此退縮,反而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一季度研發費用占比高達15.8%,在行業中名列前茅。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小鵬對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也為其未來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研發費用的持續優化下,小鵬的汽車毛利率已經連續七個季度持續抬升,這充分驗證了技術降本增效的成效和穩定性。供應鏈協同效應的釋放也為小鵬帶來了規模紅利。一季度凈虧損同比大幅收窄,現金儲備高達452.8億元,自我造血能力顯著增強。隨著二季度全新車型G7的推出以及滿血版MONA M03 Max的上市,小鵬的產品矩陣將進一步豐富,市場競爭力也將大幅提升。
在財報會上,小鵬董事長何小鵬清晰列出了公司的三條增長曲線:核心增長曲線AI汽車、第二增長曲線全球市場以及第三增長曲線人形機器人。在全球化方面,小鵬一季度在海外新增40余家門店,開拓了包括英國、印度尼西亞等在內的多個關鍵市場。海外銷量同比增長超370%,在中國中高端新能源出口排名中繼續位居榜首。這些成績不僅彰顯了小鵬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也為其未來的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何小鵬在總結一季度成績時表示,小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績,核心在于公司在組織、產品、營銷以及技術、經營的體系化綜合能力不斷提高。同時,小鵬也堅持技術上的AI驅動,經營上穩扎穩打。尤為重要的是,小鵬認準了AI技術的長坡價值,以AI全棧自研體系構筑技術護城河,拉開了與行業代際的領先差距。這不僅為小鵬贏得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也為其未來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在多線并舉的布局下,小鵬的單季度盈利臨界點已近在咫尺。隨著規模化增長的量變逐漸轉化為價值創造的質變,小鵬的盈利路徑愈發清晰。在強勁的增長勢能推動下,小鵬二季度的交付指引達到10.2萬至10.8萬輛,同比上升237.7%至257.5%。這將進一步推動其固定成本的攤銷,加速盈利進程。透過一季度財報,我們不難看到,小鵬正以強大的合力跨越盈利臨界點,展現出其在全球智能出行賽道上的強勁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