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北方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迎來了一場盛大的產需對接盛會。此次活動匯聚了來自北京、長春、大連等多個城市的超過300家企業代表和行業權威專家,共同描繪北方汽車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新藍圖。在眾人的見證下,北方地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聯盟正式成立,并有6家企業在現場簽署了合作協議,標志著產業協同的新篇章正式開啟。
活動中,“抱團發展”成為了企業界的普遍共識。長春旭陽集團副總經理閆秋實激動地表示,過去他們主要為一汽供貨,而這次對接會為他們提供了與沈陽等更多汽車企業合作的機會。他坦言,傳統供應鏈模式已難以跟上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步伐,聯盟的成立將打破資源共享和技術聯動的壁壘,助力他們加速布局汽車電子配件領域。
富晟集團副總裁包亞忠同樣感受到了“抱團”帶來的紅利。他認為,過去長春和沈陽的零部件企業各自為政,現在通過聯盟的搭建,要素流動更加順暢。富晟正與行業伙伴聯合開發輕量化零部件,目標直指國產新能源商用車市場。他強調,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搶占市場先機。
作為沈陽本土車企的代表,沈陽金杯公司總經理戴峻在會上展示了企業的轉型成果。他表示,金杯數智化工廠的自動化率已達到75%,柔性生產線能夠兼容三大平臺車型,國內外訂單量大幅提升。金杯還向海外輸出了KD項目,用“中國經驗+本土化適配”的模式推動區域產業升級和市場滲透。未來,他們將繼續優化提升新能源產品,并引入線控底盤、L3智能駕駛技術等前沿科技。
下午的分會場活動將此次對接會推向了高潮。小米分會場吸引了眾多零部件企業的關注,由于到場人數遠超預期,會議室被擠得水泄不通。小米采購團隊剛拋出合作需求,臺下供應商企業負責人便紛紛舉起手機拍攝大屏幕上的參數要求。一家零配件企業代表表示,雖然新勢力車企門檻高、迭代快,但也帶來了更多的合作機會。
在一汽分會場,沈陽的一位供應商企業負責人緊張地準備上臺匯報。一汽集團提出的汽車底盤需求吸引了眾多傳統鈑金企業的關注。這家供應商展示了新型復合材料工藝,希望能入圍一汽的供應鏈。若能成功合作,他們的年訂單量有望實現三成增長。
寶馬分會場同樣熱鬧非凡,企業代表們或抱著資料疾走,或圍住整車廠負責人交換名片。盡管寶馬對供應商設置了綠色門檻,但并未阻擋企業的熱情。一家來自長春的零配件企業帶來了環保材料樣品,并表示他們的產品不僅成本低,而且能夠實現輕松減排。目前,已有沈陽企業與他們達成聯合研發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