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近期宣布了一項重大決策,計劃全面收購旗下新能源品牌極氪科技的已發行股份,此舉在業界掀起了波瀾。這一資本動作不僅是吉利控股集團戰略調整的一環,更是其向“一個吉利”目標邁進的標志性事件。極氪科技最新公布的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總收入達到220億元,其中整車銷售收入占據了191億元,同比增長16.1%,整車毛利率也攀升至16.5%,較去年提升了3.4個百分點。在香港會計準則下,極氪實現了5.1億元的盈利,這也是其連續第三個季度保持盈利狀態。
極氪科技的私有化進程,表面上看是資本結構的優化,實則暗含了吉利在新能源領域的深遠布局。極氪科技CEO安聰慧曾提及,極氪與領克合并后,預期能在生產制造、研發及管理費用上實現顯著節約,供應鏈成本優化已初見成效。這一整合不僅為極氪帶來了成本控制的機遇,更為其在中國新勢力高端豪華車市場的領先地位奠定了堅實基礎。
私有化后的極氪,將面臨更為廣闊的舞臺和更為激烈的競爭。為了保持并擴大其市場優勢,極氪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研發投入占比提升至15%,重點聚焦于800V高壓平臺和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這些技術創新不僅將推動極氪自身的產品升級,還有望反哺吉利集團內的其他品牌,形成技術協同效應。同時,極氪正加速向三四五線城市的市場滲透,借助領克的經銷商網絡,構建多元化的銷售渠道體系。
然而,整合之路并非坦途。極氪需直面來自小米SU7、蔚來ET7等競爭對手的挑戰,在高端純電市場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為了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矩陣,極氪正積極布局多個細分市場。在高端純電領域,極氪001和009需持續迭代升級,同時推出如007GT等新車型,以獨特的產品定位和技術優勢開辟新市場。在混動市場,極氪計劃推出新款混動車型,吸引燃油車用戶向新能源轉型。極氪還將在百萬級豪華車市場進行嘗試,推出極氪9X等旗艦車型。
從財報數據來看,極氪科技一季度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達到220.19億元,其中汽車銷售收入占比高達86.7%。整車毛利率的提升也反映了極氪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上的進步。然而,盡管業績有所改善,極氪仍面臨虧損問題,一季度凈虧損為7.63億元,同比收窄60.2%。私有化雖然能在短期內緩解資本市場的壓力,但極氪仍需應對全球化競爭和盈利可持續性的挑戰。
極氪科技的私有化進程是一場聚焦長期價值的戰略賭博。整合吉利體系資源、構建多元化產品矩陣、探索全球化布局與盈利模式轉型,每一步都需精準布局、穩健前行。短期盈利的改善為極氪注入了信心,但長期競爭力的塑造仍需吉利在技術革新和市場口碑上持續突破。極氪能否成為吉利新能源轉型的關鍵力量,還需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