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巨頭谷歌推出的一款集成了Gemini技術的智能眼鏡,在行業內掀起了波瀾。據悉,這一創新舉措也促使蘋果公司加快了類似產品的研發步伐,計劃在2026至2027年間推出其首款智能眼鏡。
蘋果的這款智能眼鏡將主打人工智能、多模態交互以及輕量化設計,旨在與meta和谷歌在消費級市場上展開競爭。為了克服傳統AR眼鏡在續航上的不足,蘋果正在研發一款基于Apple Watch芯片的專用低功耗處理器,該技術被視為實現量產的關鍵,預計將在2026年取得突破。然而,如何在保持性能的同時,有效解決散熱問題,仍是蘋果團隊面臨的一大挑戰。
蘋果的智能眼鏡將配備多個攝像頭、麥克風以及環境傳感器,支持實時翻譯、AI拍照以及環境掃描等功能。其市場定位介于“智能配件”與“AR設備”之間,預計將直接與meta的Ray-Ban眼鏡形成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曾一度因技術限制而暫停了依賴Mac芯片的高性能AR眼鏡項目。轉而專注于開發更易實現量產的輕量級產品。盡管如此,公司內部仍在并行推進真正AR眼鏡的研發工作,但由于電池技術和顯示技術的限制,這類產品的商用可能還需等待至2030年之后。
蘋果CEO庫克已將智能眼鏡列為公司的戰略優先級,并主導了代號為“Atlas”的用戶體驗測試。與此同時,蘋果團隊還在開發適配眼鏡的visionOS系統,該系統將重點優化語音交互和隱私保護功能。
分析人士指出,蘋果的入局或將加速消費級AR市場的洗牌。如果蘋果能夠在2026年成功量產智能眼鏡,將填補當前輕量AR設備在生態整合和AI能力上的空白。然而,技術上的妥協也可能削弱用戶對“真正AR體驗”的期待。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蘋果能否后來居上,還需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