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數字時代,高效存儲與快速數據調用已成為AI應用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無論是智能推薦系統的實時數據處理,還是深度學習模型的復雜參數訓練,固態硬盤(SSD)都以其出眾的讀寫速度和穩定性,在AI基礎設施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微觀世界中的中子輻射正悄然成為威脅AI數據安全與系統穩定性的重要因素。
中子,這種不帶電的亞原子粒子,廣泛存在于宇宙射線、高海拔地區以及核電站周邊等環境中。當中子穿透SSD存儲單元時,可能導致存儲芯片中的比特值發生意外翻轉,即原本存儲的“0”變為“1”,“1”變為“0”。在AI應用的海量數據處理場景下,這種微小的變化可能引發數據錯誤、模型訓練偏差,甚至導致系統崩潰,對AI應用的可靠性和效率構成嚴重威脅。
作為國內唯一在中子輻照測試中取得高分的SSD廠商,憶聯攜手中國散裂中子源,在遠超地表中子輻射量的模擬環境下,對PCIe Gen5 ESSD UH812a進行了高可靠性測試。中國散裂中子源是國際領先的高科技多學科應用平臺,其大氣中子輻照譜儀可為航空、電力電子、智能駕駛、高性能存儲與計算等領域提供大氣中子單粒子效應的風險評估和測試服務。
在測試中,憶聯UH812a與國內外同代際產品一同接受了中子注量率為9.6×10^4 n/(cm2·s) (En≥1MeV)的持續輻照,直至盤片失效。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中子注量率遠超國內地面條件,即便是中子量最多的阿里地區,其中子注量率也僅為5.09×10^2 n/(cm2·h) (En≥1MeV)。因此,這次測試相當于在模擬宇宙射線峰值環境的極限條件下,對SSD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進行了嚴苛考驗。
測試結果顯示,在模擬的嚴苛工作負載環境下,憶聯UH812a SSD的正常運行時間遠超國內外同類產品。在高中子環境下,SSD的使用壽命基準值為232秒,相當于常規環境下的5年使用壽命。而憶聯UH812a的實際運行時間達到了416秒,比國內某友商同類產品長60%,比國際某友商同類產品長400%。這意味著在模擬環境的中子注量率下,憶聯UH812a的耐用性和可靠性顯著優于同類產品,能夠充分滿足用戶在高中子環境下的使用需求。
測試還顯示,在高中子注量環境下,憶聯UH812a SSD的平均每小時故障率遠低于上一代產品及國內外同代際產品。具體而言,UH812a的單個硬盤平均每小時故障率為3.22E-06,而上一代產品為4.18E-06,國內外同代際產品則為6.95E-06。這表明在正常使用情況下,UH812a出現故障的可能性更小,能夠為用戶提供更穩定、持久的存儲服務,有效保障數據的安全和業務的連續性。
憶聯UH812a SSD之所以能夠在中子輻射環境下表現出色,得益于其多重數據保護技術的運用。除了優秀的硬件配置外,UH812a還采用了增強的LDPC糾錯算法、智能錯誤檢測與糾正(ECC)模式及不可糾正錯誤(UNC)保護模式。LDPC糾錯算法能夠提供比Flash顆粒要求更高的糾錯能力,實現小于1E-18的不可修復錯誤比特率(UBER)。ECC模式能夠實時監測存儲數據狀態,快速定位并糾正比特翻轉錯誤。而UNC保護模式則能在面對不可糾正錯誤時,通過隔離錯誤區域防止數據進一步損壞和丟失,全方位保障系統穩定運行與業務連續性。
隨著數據中心紛紛落戶高海拔地區,中子輻射對數據中心及AI應用的影響日益凸顯。在高海拔環境下,數據中心可能受到中子影響,導致數據錯誤,進而引發模型訓練偏差、分析結果失真等問題,增加運營成本。而采用經過大氣中子測試的ESSD,如憶聯UH812a,則能夠顯著降低SSD失效率,確保AI應用如智能決策系統、智能客服等的穩定運行,保障數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減少運維成本及人力,有效降低用戶總擁有成本(TCO)。
在AI驅動的智能時代,選擇經過嚴苛大氣中子測試的憶聯UH8系列SSD,意味著選擇了更穩定的系統運行、更精準的數據分析、更高效的業務推進以及更低的運維成本。這將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技術創新提供堅實可靠的數據存儲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