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深化風險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被明確提出,旨在筑牢金融安全的堅實防線。隨著《推動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一系列綱領性政策的發布,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正經歷從傳統“人防”向“技防”與“智控”的深刻轉變。工商銀行,作為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領軍者,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主動擁抱變革,以智能化風控改革轉型為新航標,不斷建立和完善企業級智能風控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工商銀行深刻認識到,風控智能化轉型不僅是維護金融安全的內在需求,更是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面對產業升級、技術革新帶來的復雜多變風險,工商銀行將數字化轉型作為金融服務現代化的關鍵驅動力,通過創新風控模式,打造與科技創新和經濟轉型相匹配的智能化風控體系,為防范化解風險、促進金融穩定貢獻力量。
在智能化風控轉型的過程中,工商銀行準確把握發展方向,堅持問題導向,破解傳統風控模式的局限。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出擊”,強化前瞻思維,提升風險監測預警能力,使風險管理始終走在市場曲線之前。同時,從“經驗驅動”向“模型驅動”轉變,結合專家經驗與數據建模,實現風險控制從認知層到技術層的大幅躍升。工商銀行還打破“煙囪式”架構,構建扁平化、敏捷化的風險管理平臺,實現風險聯防聯控,提升風險管理的價值創造力。
在系統性布局和推進智能風控轉型方面,工商銀行堅持企業級視角,打造一體化、全口徑的風險管控體系。通過深化金融科技與風險管理的融合,推進產品、客戶、模型、渠道和風控策略的智能匹配,形成風控理念、模式、方法、流程的全方位升級。同時,工商銀行注重風控轉型的一體化推動,充分發揮業務部門的引領作用,推進風控策略與措施融入業務前端,形成“業務牽引、科技驅動”的風控合力。
在強化數據和技術雙輪驅動方面,工商銀行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潛能,建立與數據內容、規模相匹配的數據管理架構,扎實開展數據治理和價值挖掘。同時,深化前沿技術應用,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提升風險預警的前瞻性和準確性,為智能化風控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工商銀行在智能化風控體系創新實踐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風險全景視圖,夯實數據底座,打造一體機制,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風險視圖。同時,升級智能化感知的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創新跨市場跨風險傳染預警,健全風險預警管理,提升重點業務領域風控質效。工商銀行還提升風險自動化決策能力,強化底線風險硬約束,支持專業風險靈活控制,提高風險精準化計量水平。
在風險計量方面,工商銀行完善全周期模型管理,創新研發風險計量模型全生命周期統一管理功能,加強模型運行有效性監測和迭代優化。同時,以精準評級支持業務發展,搭建“客戶+場景”線上評級體系,滿足普惠金融線上化、場景化轉型需要,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的支持力度。
工商銀行還積極輸出風控能力,為維護金融穩定貢獻“工行智慧”。通過形成包括“融安e防”“融安e盾”“融安e控”“融安e信”在內的“融安e”系列風控輸出產品,覆蓋信用、市場、合規等風險類別,以及技術咨詢、計量服務、信息管理等風控領域,累計服務機構700余家次,賦能行業共筑金融安全防線。
工商銀行將繼續深化風險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推進智能化風控轉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穩健有力的金融支持,為金融穩定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