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極氪宣布其董事會已組建特別委員會,專門評估吉利汽車在早前提出的私有化提議。此舉標志著極氪將正式從美股市場退市,并重新納入吉利集團的懷抱。吉利目前持有極氪65.7%的股份,一旦成功收購剩余股份,極氪將轉變為吉利的全資子公司。
吉利內部人士指出,極氪的“回歸”與吉利過去的歷史戰略邏輯相呼應。回顧2014年,吉利曾通過“多品牌戰略”推出多個子品牌,但這一策略因產品同質化、資源分散而未能達到預期效果。隨后,吉利將多個子品牌統一為“吉利”單一品牌,這一戰略調整顯著提升了市場競爭力,銷量大幅增長。
若極氪成功回歸,吉利乘用車板塊將形成包括極氪、領克、銀河、中國星在內的四大品牌矩陣。這一布局旨在延續“一個吉利”的資源統籌邏輯,通過差異化定位覆蓋更廣闊的市場。然而,這一整合過程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組織架構調整、品牌協同管理等。
極氪在美股市場的表現并不理想,其股價長期在較低水平徘徊,市值遠低于蔚來、小鵬、理想汽車等競爭對手。與此同時,極氪在市場上的銷量也面臨下滑趨勢,尤其是其“王牌”車型極氪001的銷量持續走低。今年以來,極氪001的銷量逐月下滑,1至4月的銷量分別為4359輛、3933輛、2976輛和13727輛,同比下降15%,環比下降11%。
極氪的銷售人員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觀望情緒濃厚,同時極氪缺乏新的爆款車型來支撐銷量。極氪在上市后的降價促銷策略也引發了一些老車主的不滿,進一步影響了品牌形象和銷量。
極氪在財務方面同樣面臨壓力,從2021年至2024年,極氪的凈虧損累計已超過260億元。銷量下滑和融資困難使極氪陷入“造血無力、輸血受限”的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回歸吉利或許能為極氪提供更快的喘息之機。
吉利在私有化要約中給出了頗具誠意的價格,計劃以每份ADS 25.66美元的價格收購極氪剩余34.3%的股份。然而,隨著極氪股價的拉升,這一交易對吉利來說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盡管如此,吉利內部人士表示,極氪的回歸是吉利所期待的,這將有助于吉利實現“一個吉利”的戰略目標。
吉利在過去幾年中通過多線布局快速建立了新能源汽車體系,但多品牌戰略也帶來了資源浪費和業務冗余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吉利開始推動各方面的整合,包括智能座艙系統的整合等。吉利控股集團CEO安聰慧表示,整合將帶來產品數量的減少和成本的優化。
極氪與領克的合并嘗試已經帶來了成本層面的優化。根據極氪科技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其成本和銷售與市場開支均有所下降。這一合并也為吉利推進私有化極氪的動作奠定了基礎。
吉利在業績說明會上提到,整合過程中發現了不少問題,包括整合效率降低和利益不一致等。然而,吉利認為整合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路徑,盡管這一過程可能帶來暫時的利潤下滑。
對于極氪而言,回歸“一個吉利”只是開始,它還需要面對更關鍵的挑戰,即如何打造出下一款堪比極氪001的現象級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