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國際汽車資訊平臺Carscoops的報道,捷豹路虎集團正醞釀一項針對中國市場的重大戰略調整。據悉,從2026年開始,該集團將不再在中國境內生產自有品牌車型,轉而依托中國本土平臺開發的新產品進行品牌形象的全新塑造。
這一戰略轉型的背景,是捷豹路虎與奇瑞汽車合資公司在上一個財政年度遭遇了187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35億元)的虧損。面對這一挑戰,捷豹路虎決定采取更加貼近中國市場的策略。
具體而言,目前由捷豹路虎與奇瑞合資生產的XE、XF和E-Pace車型,將在今年9月停止生產。與此同時,路虎品牌下的國產車型——攬勝極光和發現運動版,也將在明年年底前退出中國生產線。這些車型的停產,標志著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的一個時代的結束。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捷豹路虎將完全退出中國市場。相反,該集團計劃推出基于中國平臺打造的新車型,并強調這些車型將融入“中國特色”和“成本優勢”。首款新車型——神行者,將采用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由捷豹路虎參與整車設計。捷豹路虎首席財務官Richard Molyneux表示,這樣的產品定位“非常符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新品牌車型將與捷豹路虎現有的高端進口車型并行銷售。由于進口車型價格較高,它們在中國本土車企的價格戰中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這一策略有助于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保持一定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形象。
在談及過去一年的市場表現時,Molyneux坦言并不理想。他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產品已接近生命周期的尾聲,而其他品牌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在中國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跨國車企一直難以輕松立足。為了重新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一些品牌如奧迪的“AUDI”子品牌,正在嘗試借助本土技術進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