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激光雷達技術再次成為業界熱議的焦點。前小鵬汽車自動駕駛領域的一位高級專家劉毅林,對激光雷達技術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揭示了其存在的三大短板與三大亮點。
首先,劉毅林指出激光雷達在價格上相較于其他傳感器存在明顯劣勢,成本較高。其次,隨著探測距離的增加,激光雷達的分辨率會逐漸下降,點云數據變得稀疏。再者,激光雷達的壽命相對較短,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更為苛刻。
然而,劉毅林同樣強調了激光雷達的三大優勢。其主動發光特性意味著在無光環境下也能正常工作,不受光照條件限制。激光雷達采用TOF(飛行時間)測距技術,能夠提供比其他傳感器更為精確的測量結果。從市場心理層面來看,激光雷達被視為高科技的象征,加裝激光雷達的產品往往能夠獲得消費者的青睞,甚至能帶動銷量的大幅增長。
另一方面,小鵬汽車另一位自動駕駛領域的高級負責人袁婷婷則對激光雷達技術表達了不同看法。她認為激光雷達所謂的“看得遠”并非絕對優勢,因為隨著距離的增加,回波信號強度和點云密度都會大幅下降。袁婷婷指出,業界主流激光雷達的處理幀率遠低于小鵬汽車所采用的攝像頭的幀率,這可能導致對遠距離且高速移動物體的識別誤差增大。
袁婷婷還提到,激光雷達對天氣條件非常敏感,尤其是在雨霧天氣下,其穿透能力較弱,主要依靠毫米波雷達來彌補這一不足。她總結道,激光雷達作為一種信息密度低且易受干擾的傳感器,并不適合作為自動駕駛系統的主要感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