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近期在換電領域的布局動作頻頻,展現出其對這一技術路線的堅定信心。公司董事長、CEO曾毓群公開預測,到2030年,換電、家庭充電和公共充電樁將三分天下,預示著換電模式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盡管換電技術并非新鮮事物,但長期以來,由于高昂的投資成本和運營盈利難題,業內對快充技術的熱情更高。然而,寧德時代的強勢介入,正在為換電模式注入新的活力。5月18日,在山西大同舉辦的“新一代重卡換電生態發布活動”上,寧德時代發布了75#標準化換電塊及全場景底盤換電解決方案,并宣布了到2030年建成覆蓋全國80%干線運力的“八橫十縱”換電綠網目標。
在活動現場,曾毓群表示,根據行業發展規律和乘用車電動化經驗,他們預測未來三年重卡新能源滲透率將突破50%。在零碳轉型和物流降本的雙重挑戰和機遇下,重卡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寧德時代的目標正是推動重卡電動化三年內跨越50%市場滲透率。
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在中國交通運輸行業的應用規模正在迅速擴大。2024年全年,國內新能源商用車銷量約為57.9萬輛,滲透率超過20%。其中,重卡領域受“雙碳”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電動重卡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去年全年銷量達8.2萬輛,同比增長140%,滲透率超過10%。換電重卡應用也在保持快速增長,2025年1-3月,全國新能源重卡總銷量中,換電重卡占比32.39%。
然而,盡管重卡電動化滲透率有所增長,但與乘用車相比仍遠遠落后。寧德時代換電業務總經理、時代騏驥CEO楊峻指出,傳統燃油重卡面臨成本高、排放大、路權受限的困境,而重卡電動化同樣面臨補能時間長、使用場景局限的挑戰。他認為,重卡電動化滲透率的相對落后是供給側的命題,同時也是巨大的機遇,市場呼吁一個成熟的、能夠滿足全場景需求的標準化方案。
中國電動車輛工程科技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孫逢春院士也在活動現場表示,重卡電動化對我國能源自主可控和“雙碳”戰略意義重大。他指出,重卡僅以3%的車輛保有量占比,卻貢獻了約43%的道路交通碳排放量,因此重卡電動化是實現國家交通領域電動化和“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
針對寧德時代此次提出的方案,楊峻表示,標準化是換電產業的基石。此次發布的75#標準換電塊是基于中重型卡車正向開發的一款標準化電池,其意義不亞于集裝箱對全球物流的革新。同時,騏驥換電站可以兼容市面上95%以上的主流車型,目前標準換電站配備24塊電池,可支持日售電7萬度。在繁忙的干線和物流樞紐場景里,寧德時代還設計了“超級樞紐站”,單站日換電次數可達2000次,日換電量超過70萬度電。
經濟性是重卡換電方案能否推廣的關鍵。楊峻介紹,通過全行業的共同托舉,目前換電重卡已經實現了“電氣同價”。按照一輛重卡全年跑10萬公里來計算,采用騏驥底盤換電的重卡,單公里比油車節省0.62元,一年就多掙6萬。即使跟LNG比,單公里節省0.2元,一年也多掙2萬。寧德時代的目標是“電比氣省”,并且隨著網絡的日益完善和規模的擴大,“電比氣省”將變成主流。
為了實現新能源重卡的快速電動化,寧德時代將鋪設重點聚焦于干線,這是重卡65%的運力所在。根據規劃,到2025年,寧德時代將在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13個核心區域建成300座換電站,貫通多條干線。到2030年之前,將建設一張“八橫十縱”的全國換電綠網,覆蓋80%的干線運力。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首條底盤換電高速干線——滄榆干線的通車儀式,多個品牌的底盤換電車型向客戶交付,并簽訂了意向訂單。寧德時代已經攜手多家伙伴,推出多款底盤換電車型,全面推進重卡換電規模化落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寧德時代已經與交通運輸部公路院、規劃院、中石化、多省市高速集團和交投集團等合作,加速高速公路、國省道沿線換電站鋪設,并聯合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構建一站式金融支持體系。